《论中国文化》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 约3180字。 - 论中国文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自觉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能力目标:
 1具有把握中华文化基本特点的能力;
 2具有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能力。
 知识目标:
 1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原因;
 3中华文化的组成;中华文化的特点、地位及影响;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表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品质。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原因;中华文化的特点。
 难点: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中华传统美德。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视频剪辑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提起中国,许许多多的外国朋友都会情不自禁地伸出大拇指,许多与中国有关的名词便会
 像连珠炮似的涌出。你会想到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中国的旗袍,中国的功夫,中国的长城,中国的故宫,中国的天安门,中
 国的书法艺术,中国的京杭大运河,中国的秦始皇兵马俑,中国的甲骨文,中国的四大发明,
 四大名著,中国的敦煌莫高窟,屈原、孔子、诸葛亮、孙武、孙膑,如此等等。因此,中国
 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世界。那就是灿烂的中华文化:
 第二环节:共同探究,学习新课
 设疑: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原因是什么?
 让我们一起进入中华文化探究之旅 中华文明的传承,汉字功不可没。汉字在传承文明的同时,自身也在不断演进。
 设疑:这两幅图片展示的是什么?这种变化有什么规律?有何好处?
 【相关链接】(汉字的生命之树常青)
 (1)现代社会,印刷同样内容的一本书,西方语言要比汉语浪费2倍的纸张。全世界使用
 西方语言的人要比使用汉语的人多5倍,也就要浪费多少倍的木材?(10-20倍)
 (2)几千年来,中东人一直不能释读他们祖先的象形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