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导学案1(13份)
- 资源简介:
-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导学案Word版缺答案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导学案:10《狱中杂记》Word版缺答案.doc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导学案:11种树Word版缺答案.doc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导学案:1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Word版缺答案.doc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导学案:13项脊轩志Word版缺答案.doc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导学案:1杜甫诗Word版缺答案.doc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导学案:2书愤Word版缺答案.doc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导学案:3梦游天姥吟留别Word版缺答案.doc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导学案:4李凭箜篌引Word版缺答案.doc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导学案:5虞美人1Word版缺答案.doc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导学案:6庖丁解牛Word版缺答案.doc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导学案:7阿房宫赋Word版缺答案.doc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导学案:8六国论Word版缺答案.doc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导学案:9伶官传序Word版缺答案.doc
 - 《蜀相》《阁夜》《登岳阳楼》导学案 
 课标要求 考纲要求
 1、培养识记理解古汉语知识和鉴赏古典文学作品的能力。
 2、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养成自主学习、深入探究的好习惯。 1、理解文学常识;
 2、感受思想内涵;
 3、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古诗的诵读。
 2、 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3、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重、难点】
 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第一课时
 【预习案】
 【任务一】利用5分钟时间,勾画你未掌握的知识。
 一、知识链接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祖籍襄阳。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他的诗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到衰过程中的社会风貌,被称为“诗史”;他的诗歌艺术造诣为历代所推崇,达到了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高峰,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今存其诗1400余首。
 《蜀相》是诗人杜甫七律中的名篇,为杜甫游成都诸葛武侯祠时所作。他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当年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第二年(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的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阁夜》这首诗是公元766年(大历元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当时西川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而杜甫的好友李白、严武、高适等都先
 ……
 梦游天姥吟留别
 课标要求 考纲要求
 1、培养识记理解古汉语知识和鉴赏古典文学作品的能力。
 2、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养成自主学习、深入探究的好习惯。 1、理解文学常识;
 2、感受思想内涵;
 3、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学习目标】
 1.了解七言古诗的一般特点,体会李白作品的艺术风格。
 2.正确认识诗中所体现出来的不与权贵妥协的反抗精神和伤感情绪。
 3.领会想象奇特和比喻、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
 【重、难点】 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
 第一课时
 【预习案】
 【任务一】利用5分钟时间,勾画你未掌握的知识,并完成相关练习。
 一、1. 作者介绍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曾对李白的这样的评价:“酒入愁肠,七分化作月光,余下三分呼为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 ”,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活动,大体上是在唐玄宗开元、天宝这四十多年中。历史上称这个时期为“开元盛世”,是唐代社会最繁荣的时期。他怀着“济苍生”“安社稷”(这是他一直都没有放弃的一个信念)的政治思想,希望能有一番作为。天宝二年,因朋友吴筠推荐,李白被唐玄宗召入长安,做了翰林供奉(皇帝的文学侍从官)。这时他已四十二岁了,满以为可实现自己的政治思想,但因玄宗沉溺于声色,在宦官权贵的谗言中伤下,次年李白被排挤出长安。政治上的失败使他心情非常苦闷,也使他认清了封建统治者的荒淫腐朽。被排挤出长安的第二年,即天宝四年(745)年,李白准备由东鲁(今山东)南游吴越(今江苏南部,行前写了这首向朋友表明自己心情的诗。
 2、解题,
 吟,是古文体的一种,也称“引”。梦游,梦中游历。留别,临别留下的赠言。
 他有“济苍生,安黎民”的远大抱负,但每每受挫。李白诗中展示的精神翱翔,大多是建立在现实的苦闷之上。本篇作于李白在长安受到权贵排挤出京的第二年,借梦游表
 ……
 项脊轩志
 课标要求 考纲要求
 1.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梳理知识点、确认重点字词句;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学会交流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2.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 1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2 理解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学习本文善于捕捉生活中典型的细节和场面,来表情达意的方法。
 3.学习本文语言清新、凝练的特点。
 第一课时
 【预习案】
 知识链接
 作者简介:
 归有光,字熙甫,昆山(今江苏昆山)人,生于明正德元年(1506)。中了嘉靖十九年(1540)举人,会试屡次不中,徙居安亭江上,读书讲学,四方来从学的人很多,海内称为震川先生。六十岁上,嘉靖四十四年才中了进土,选为湖州长兴县知县,移顺德通判。隆庆中,任南京太仆寺丞,卒于官(隆庆五年,1571)。有《震川文集》四十卷。
 归有光是明代杰出的散文家,在散文创作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反对拟古主义,反对“拾人之涕唾”,提倡独抒胸臆,强调真情实感。他的这种文风,发扬了唐宋古文的优良传统,后人把他和唐顺之、茅坤等人并称为“唐宋派”,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后人誉其散文为“明文第一”。
 归有光的散文不是写重大的社会题材,而是通过记叙一些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来表现母子夫妻兄弟之间的深情。他的这类散文,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朴素流畅,细节真实生动,有诗一般的意境。《项脊轩志》可为代表。
 解题:
 项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斋名,归有光的远祖曾住在江苏太仓项脊泾,作者自号项脊生,斋名项脊轩,含有怀宗追远之意。本文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作,志乃记的意思,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情感的一种文体。
 1、 标注划线字字音
 渗漉( )修葺( )垣墙( )栏楯( )冥然( )老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