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塔莎》教案2
- 资源简介:
约5940字。
《娜塔莎》教案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分析人物的语言、行动,把握少女娜塔莎的思想感情。感受深陷爱情海泥沼的娜塔莎形象。
2、运用文本细读,从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角度揣摩娜塔莎的内心世界,分析人物形象。
3、了解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品,了解《战争与和平》的内容和主旨。
4、通过娜塔莎形象分析,了解和掌握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对娜塔莎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作用。
2、了解“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对娜塔莎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作用。
2、在不断运动的故事背景中对小说圆形人物——娜塔莎人物形象的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建议:第一课时完成第一部分少女娜塔莎思想感情分析、确定第二部分有关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的典型内容,第二课时完成对娜塔莎内心世界的分析和对娜塔莎形象的理解。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课文导入: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是伟大的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部名著《战争与和平》中节选的内容。
二、介绍作者及有关背景:
三、检查预习:请学生复述课文情节。
第一部分侧重于对娜塔莎兴奋、激动和焦急心情的描述。
第二部分侧重对娜塔莎在盛大舞会上的心理和与安德来公爵相遇的情节的描述。
第三部分侧重对娜塔莎背叛安德来后的心理描述。
四、快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完成第一部分的教学任务。
1、请你用若干个词语准确表达娜塔莎此时的心态。
明确:热情、兴奋、快乐、焦急等。
2、通过哪些言行表现“焦急”心态?为什么会有焦急的心态?
明确:①“不是那样的,不是那样的,索尼娅!”娜塔莎一边说,一边转过头去,用双手抓住头发,替她梳头的女仆来不及放手。
②梳妆完毕后,娜塔莎穿着从下边露出舞鞋的短裙。披着母亲的短宽服。跑到索尼娅面前,看了她一下,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