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森林断想》课堂实录
- 资源简介:
约4000字。
地下森林断想1、知识和能力目标(1)了解地下森林的地理位置、形成历史等知识。(2)作者在文中插入了不少景物描写,让学生感受文章中精彩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3)品味理解文中的关键语句,从几个方面概括地下森林的品格,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2、过程和方法目标采用默读的方法理解内容,运用跳读的方法,用审美的眼光阅读审视课文语句,从中提取精美的词、句、段、修辞等内容,用发现阅读法品评出这些内容的精妙之处,以达到深刻领会课文的阅读目的。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作者对地下森林的形成历史的描写,让学生感受到地下森林顽强的生命力,领悟到顽强忍耐的可贵,领悟到坚守信念,坚守未来光明的重要。[教学方式]:本文是一篇文质精美的散文,语言优美,内蕴丰富。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深入品味文章的语言,理解文章的主题。1、采用多种阅读方法。用默读的方法理解内容,运用跳读的方法,提取精美的词、句、段、以及所用的修辞等内容,用发现阅读法品评出这些内容的精妙之处。2、注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对于关键的语句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加深理解。[教学过程]:一、以学生对森林的知识导入,引出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三、跳读文章,品味欣赏文中文字优美,含义深刻的语句。四、合作探究,分小组探讨在阅读时遇到的疑难问题。五、拓展延伸,就文末的“启迪”,结合名言和事例来谈自己的体会。深入理解文章主题。[教学实录]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师: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一组森林的图片,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或一个词语概括画面的内容。生1:这些森林郁郁葱葱,苍劲挺拔。生2:看到这些图片使我想到一句诗――“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生3:一片绿色的海洋----森林的世界师:森林有什么作用呢?生1:森林可以防止沙尘暴,调节气候。生2:森林可以防止水土流失。生3:森林还可以吸收噪音。师:同学们了解得可真多啊!刚才我们谈到的都是地上的森林,那大家听说过地下森林吗?生齐答: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