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9/23 21:50: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000字。

邹忌讽齐王纳谏
【课文背景知识】
1.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是大家知道,现在有一种药,叫“糖衣片”,吃起来并不苦,却依然是治病的良药。那么,类比着想一想,难道忠言就一定要逆耳吗?有没有一种表述方式,可以使忠言不逆耳却又利于行呢?邹忌的忠言讽谏,会给我们那些启示呢?
2.古人云:“人贵自知。”就是说要全面地了解自己,清醒地看待自己,辩证地评价自己,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实现自我的价值。《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虚美,他是怎么做的呢?你有何感想呢?
3.唐朝名臣魏征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正是唐太宗的一面镜子,他敢触龙颜,一针见血地指出皇帝的过失;唐太宗纳谏如流,及时改正自己地错误。圣君、贤臣,使唐王朝政治稳定,国泰民安。战国时期的邹忌也是齐威王的一面镜子,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说你对这两种风格截然不同的谏言有何认识?
【重点难点讲解】
重点难点
1.了解《战国策》及其风格特点。
2.掌握“修、私、书、间”等14个常用词语的用法,并归纳义项。掌握“孰……与……”“此所谓……”两种固定句式。
3.学习邹忌善于类比与感悟的思维特点,善于运用设喻形象说理的语言艺术。学习设喻说理的方法。
4.从古代策士讽谏与齐威王纳谏除弊等方面来学习和认识课文中包含的进步的人文精神。
训练突破
1.了解《战国策》及其风格特点。
训练1 《战国策》是一本什么著作?有何风格特点?
点拨1
《战国策》最初又称《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原为战国未期和秦汉间人编纂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后经西汉未年刘向编订成书,始定为《战国策》。体例为国别体,全书共12策,全书共33篇。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共245年。
《战国策》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策士谋臣的言论和活动。叙述了他们游说诸侯,进行谋议论辩,提出政治主张,以及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
聂石樵《先秦两汉文学史》中讲道:《战国策》之文章具有时代特点,其辩丽恣肆之文风,雄隽华瞻之文采,正是那纵横捭阖时代特点的体现,于文辞语言之运用方面达到新水平。其影响后代文学者至大,特别是对辞赋、骈体文的产生起着促进作用。
《古文观止》中评价道: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详勘,正欲于此参出微理。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快哉!
《战国策》语言活泼流畅,粗中有细,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如善于讽谏的谋臣邹忌,任性顽固的贵族老妇人赵太后,追逐功名富贵的策士苏秦。另外,还特别善于运用一些讽喻性的小故事作比,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战国策》不愧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2.认真阅读,分析课文结构。
训练2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基本的思路是怎样的?结构有何特点?
点拨2 课文共三个自然段,行文思路是第1段叙写进谏的缘起;第2段叙写进谏的内容;第3段交代进谏的结果。课文结构如图:
3.理解课文内容要点。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