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课时,约4080字。
18 《孟子》两章
干方来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读准字音,划准节奏,初步揣摩文言文诵读技巧。
2.辨析疑难字句,疏通疑难句意,积累文言词汇。
3.找文章关键词句,提高理解文章的能力,了解孟子的思想观点。
4.朗读并背诵课文,品味文章语言的音乐美。
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3.链接生活,拓展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探究,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引导学生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启迪学生明白“人才是在艰难的环境中磨炼出来”的道理。
教学方法
诵读——积累——感悟
学前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或投影仪、录音机、教学磁带。
2.教师推荐网站,学生根据教师推荐的网站,全面了解孟子。
www.chinakongzi.net 关于孟子
www.confuciusts.com 孟子故居
http://Chinese.sngs.sch.edu.sg 孟子简介
3.学生搜集前五册课内文言文中学过的所有通假字。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诵读课文,疏通文义,积累词汇。
[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走进孟子
1.故事导入:有个美丽的故事,说一个人的母亲为了让他顺利成才,千方百计寻觅好环境,竟三次搬迁。这个人是谁?
2.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用多媒体或投影仪展示,引出新课。
①简介孟子的生平经历;
②讲一则跟孟子有关的小故事;
③介绍孟子的思想及学说主张;
④说说孟子的名言及出自《孟子》的成语。
二、诵读课文,初步感知
1.教师提问:我们读了很多文言文,朗读文言文要注意几个方面?
明确: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好重音。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及重音。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多媒体或投影仪显示排比句的节奏: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③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④……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点词重读)
4.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好重音。
三、译读课文,疏通句意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标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交流,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词汇,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及重点句子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