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10字。
邹忌讽齐王纳谏
执教者:王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唐朝名臣魏征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正是唐太宗的一面镜子,他敢触龙颜,一针见血地指出皇帝的过失;唐太宗纳谏如流,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圣君、贤臣,使唐王朝政治稳定,国泰民安。战国时期的邹忌也是齐威王的一面镜子,而他的讽谏方法更是令人叫绝。今天,我们就来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板书课题)
二、解题:
1、 出示幻灯《战国策》的有关知识(生齐读)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集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是由刘向整理、编辑的。《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过谋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
2、我们先来分析题目,从题目来看,本文写了几件事?(“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
3、“讽”是什么意思?(用含蓄的话或比喻的方法暗示或劝告)
4、“纳谏”呢?(采纳臣下的劝告;君王听取他人的批评意见。谏,规劝,多用于对君主。如果是给别人提意见,应该称“进谏”。)
三、初读课文
1、请大家放声自由朗读课文,把不懂的字词找出来。
2、有不懂的字词吗?
3、我们先来看看几个词的意思。(出示幻灯③)
[(一)词类活用:
1、朝服衣冠 (朝,名词作状语)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形容词意动用法)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名词作状语)
4、闻寡人之耳者 (闻,动词使动用法)
(二)古今异义
1、今齐地方千里 (土地方圆)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国君旁边的近臣)
3、邹忌讽齐王纳谏。 (委婉劝说)
4、能谤讥于市朝 (公开指出)
1、忌不自信 (宾语前置)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介词结构后置句)
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判断句,兼介词结构后置)
4、王之蔽甚矣 (被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