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朗书声与千古悲情的唯美邂逅——《祭十二郎文》教学设计及反思
- 资源简介:
约3660字。
朗朗书声与千古悲情的唯美邂逅——《祭十二郎文》教学设计及反思
杭州高级中学:许 涛(第七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授课大赛一等奖)
一、教学设想
1、文字、文学、文化三维目标的达成是一切文言文教学的共性追求。立足共性目标,挖掘个性文本的独特语文价值,有助于教学设计的准确定位。《祭十二郎文》以情之真、意之切终成“千古绝调”,以“情”为抓手,以“入情”“悟情”“品情”为教学流程,最终达成文言教学的多维目标,应是可行的思路。
2、诵读是表现文本之声,是诵读者语感与文本言语之声的碰撞、交流与融合,也是学生广化、深化、美化、敏化语感的重要途径。以默读、研读、赏读等多种朗读形式对话文本、体悟情感、提升语感,是文言教学传统复归的应有之义。
3、在教学过程中总结文言规律和方法是文言教学由篇及类、实现迁移的不二法门,也是授之以渔、提高效率的不二法门。“教会学生学习”应是教师牢记于心的教学追求。
二、教学流程
1、导入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一千两百多年前,韩愈饱含失侄之痛、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写下了千古同悲的《祭十二郎文》。通观全篇,无一字一句不在写情,文中流淌的情感就是韩愈心中永恒的亲情之河。一千两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要走进韩愈的内心,应披文入情,于情感之河采撷情感浪花,以朗朗书声邂逅唯美的千古悲情。
2、初读入情
教师范读全文,学生默读,整体感知情感,并完成以下任务。
(1)圈点疑难字词,结合投影留意字音、字形及文言断句。
(2)从文章二、三、四、六、七自然段中圈画出一个你认为情感最强烈的句子。
3、研读悟情
文章第一自然段“衔哀致诚”中的“哀”字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学生整体感知韩愈失侄之痛应非难事,关键是要深入领悟“哀”情笼罩下的复杂情感。
学生课堂交流默读时圈画的相关段落中感情最强烈的句子,合作探究、研读悟情,能把文本解读引向深入。
二、三、四、六、七自然段中感情强烈的句子例举。
第二段: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
细节描写形象可感,犹在眼前。“抚汝指吾”四字渲染出了韩门门衰祚薄、两世单传的窘迫境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之语言描写更是把嫂子对韩门人丁不兴、后继无人的忧虑传递得淋漓尽致。韩愈写作此文时,十二郎已“少者强者而夭殁”,韩愈自己也是“视茫茫,发苍苍,齿牙动摇”,此情此景,怎能不让读者对韩氏家族衰败之境心怀悲悯?
第三段: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韩愈心中强烈的儒家入世情结,也是使韩家转衰为盛的现实力量。韩愈十九岁赴京,其间的宦海沉浮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