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树》教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3/9 14:27: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21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10 那 树
  《那树》是台湾著名散文家王鼎钧的名作。这篇散文通过描写一棵大树长年造福于人类又最终被人类伐倒的故事,表达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以及对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层思考和深重感慨。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手法,以描写和叙述为主。少有议论,全用形象打动人心。那树用自己的生命绿了一方土地,其“绿着生,绿着死”的形象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
  教学本文,应引导学生感知老树形象,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体会托物寓意的手法,理解课文的主旨;探究文章打动人心的奥秘,品析鉴赏本文的哲理美、修辞美,感受悲剧色彩、奇幻色彩,深层体会王鼎钧散文的艺术魅力,另外,还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关注身边的绿色,增强环保意识,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课堂教学采用朗读法、讨论点拨法、品读法、延伸拓展法等教学方法,注重合作研讨。注重多层对话,全面挖掘课文各方面的资源,力求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认识自然方面都有收获。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倒坍、引颈受戮、周道如砥”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王鼎钧及其散文创作成就。
  3.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能力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探究课文的主旨。
  2.理解托物寓意的创作手法,品味文章的艺术性,逐步培养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
  3.揣摩语言,体味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培养语感。
  德育目标
  正确认识发展与环保的矛盾,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
  1.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把握树的价值、品格及其命运,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2.掌握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揣摩关键语句,体味作者痛苦、悲悯、愤激的情感,感受老树命运的悲剧色彩。
  2.正确理解蚂蚁王国的事情,体会作者的用意。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讨论点拨法
  3.品读法
  4.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树的生命历程;感知树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大地上最悦目的颜色是绿色,大地上站立的最大的生命群体是森林,但是在今天,许多地方的绿色正逐渐被吞噬,他们在疾速奔驰的人类文明的车轮的碾压下,成片成片地消失了。这不,就连街头那棵老树也未能幸免,就让我们一起拜读王鼎钧先生为那树写的“悼词”吧。
二、资料助读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