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课堂实录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12/26 15:44:1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1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600字。

  《海燕》课堂实录
  该课获2010年海南省首届中学语文教师“十佳教学能手”决赛课堂教学竞赛(初中组)一等奖
  李 怡/执教、整理
  一、了解作者作品,导入新课
  (屏显背景图案、课题、作者。)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是——
  生(齐):海燕。
  师:请翻开课本。学习课文之前,我们一般先要了解作者、作品,课文的注释①往往会告诉我们这方面的信息。请同学们阅读注释①,告诉老师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读。)
  生1:海燕是一种海鸟。暴风雨来临之前,海燕常在海面上飞翔。在俄文中,“海燕”有“暴风雨的报信者”或“暴风雨来临前的预言者”的意思。
  生2:我了解到《海燕》是高尔基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海燕之歌》。
  师:高尔基是伟大的文学家,他的自传体三部曲包括——
  生(齐):《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师:注释①还有一个重要信息——写作年代。
  生(齐):写于1901年3月。
  师:1901年的俄国处于怎样一种社会状态?哪个同学能给我们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
  生3:沙皇专制。
  (屏显。)
  《海燕》写于1901年俄国第一次大革命的前夜。当时俄国正面临经济危机,工厂纷纷倒闭,大批工人下岗。面对沙皇的黑暗统治,人民群众的反抗情绪日益高涨,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沙皇反动政府也加紧了对人民的镇压,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非常激烈。高尔基当时在彼得堡,亲身感受到了工人运动、学生运动的磅礴气势,目睹了沙皇政府镇压学生运动的残暴罪行。他根据自己参加斗争的经历,结合当时的革命形势,写了一篇小说《春天的旋律》,《海燕》就是这篇小说的结尾部分。《海燕》一经发表,便在俄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被广为传播。而高尔基本人,却因此被沙皇放逐到库尔斯克。
  师:请同学们齐读这段文字,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
  (生齐读。)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一经发表,便在俄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被广为传播”的文章——《海燕》。
  (板书课题。)
  二、自由朗读,正音辨字
  师:请同学们自由、放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生齐读。)
  师:同学们声音洪亮,读得很认真,有些同学还边读边用笔圈圈点点,是在圈点生字词吗?
  生(众):是的。
  师:这是个很好的学习习惯。在你们看来,这篇课文生字词多吗?
  生(众):不多。
  师:有没有不会读的字?或你认为哪些字的写法要特别注意。
  生1:“胆怯”的“怯”读“qiè”还是“què”?
  生(众):读“qiè”。
  生2:我觉得“蜿蜒”这两个字不好写。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