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说课)教案1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18 15:07: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8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孔乙己》说课教案
刘海燕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作用及联系。
《孔乙己》是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七册第一单元(小说单元)中的第一课。小说这一体裁在第三、四册略有接触,第五、六册曾系统地学习小说的文体特点,本课承接已有的知识,先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然后深入学习本文结构的安排和作品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二、备课的指导思想。
因此我在处理这节课时本着这样两个指导思想:第一 注意线索清晰,是教材知识系统化;第二 符合普遍认识的规律,方便学生记忆。
三、备课原则。
另外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会其中的精华,我在备课之前本着这样几个原则:
1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
2 注重学生双基能力的培养,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3 把握好语文的工具性和思想性,是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
4 设计的问题要具有梯度性,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注意全面性。
5注重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反应,及时有效的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6 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
四、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指导思想,备课原则及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生的了解,特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德育目标: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的罪恶
2、 知识目标:
1) 字词的积累,作家作品;
2)了解小说的叙述特点。
3)体会作品以笑写悲的艺术手法。
3、能力目标:
①能通过肖像、语言、动作来刻画人物的性格;
②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小说的能力;
③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五、确立重难点的依据。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向自己的学生教授新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知识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某些学生的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立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学对象。根据以上理论及我教的班级的现状,
六、重难点。
我把以上目标均作为重点,根据学生不同层次确定为难点。
七、如何突破重难点。
那么,我是如何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我决定从学情出发,把握两个原则;第一,注意高视角,低起点,先把基础知识落到实处,再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第二,重视素质教育,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的培养,因材施教。第三,以“笑”为突破口,创设问题情境,达到深入浅出情境教学的效果。
   八、确立教法学法的依据。
以新大纲“教学中在重视的问题”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及教材特点为依据,采取以下教学法进行教学:
1 分层次教学法。
2 目标导学法。
3 教师“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学生“自主式”的分析归纳法。此种教学法着眼于学生的能力训练、着眼于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着眼于学生知识的积累。
教学媒体:采用电脑课件辅助教学
九、预习
1、 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
2、 勾画、圈点、作批注、摘抄名句(习惯的培养)
3、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不同人物身份要读出不同的语气)
   十、教学设想:
1、以“笑”为突破口,组织安排教学全过程。
2、分层次教学,以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1、 导课
  据鲁迅先生的朋友说,他对其小说中的人物,最喜欢是孔乙己。鲁迅先生为什么最喜欢孔乙己呢?他是以怎样的鬼斧神工之笔来塑造这个苦人儿的形象的呢?你们认真读课文以后,就能得到回答。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