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教案9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13 14:40: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6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乡愁
学习目标:1、通过诵读,体会作者感情及诗的意境美。
2、通过品味语言、情境体验来鉴赏诗歌
3、体味作者所表达的乡愁,同化爱家爱乡爱国意识
学习难点:1、联想想象,走入诗人创设的优美意境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角度:情境体验课。
主要教学过程:朗读——品味——想象——迁移。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用深情的语言导入:人们常说:“离家有多远,思念就有多长。”说到隔山隔海的思乡之情,古往今来,不知道诗人们留下了多少动人心弦的华章: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王湾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是的,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 的夜晚,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游子对故乡的眷恋之情。诗人们都会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于笔端。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感受着诗人那绵绵的思念,那柔美的哀伤。余光中先生便是这样一位乡愁诗人。
二、作者简介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1950年去台湾。现居台湾。
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是他的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       
余光中在文章中写道:“在我离开故乡的那一天,我的乡愁便开始了。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一湾浅浅的海峡,我足足等了40年,160多海里的距离我等了足足40年!”
“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片厚土。”
     让我们走进余光中,走进余光中的《乡愁》,去感受那一份浓浓的思乡之情。(放朗读录音)
三.朗读诗歌
  一枚小小的邮票传递着浓浓的乡愁,一湾浅浅的海峡隔不断无尽的相思。同学们,请拿起你的书,自由地诵读,在诵读中去体会那千百年来传唱的旋律。 
1. 自由地读(强调:在读的时候,揣摩一下怎样才能读好。)
读完后,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2.指名读(强调:认真听,指出他的朗诵好在哪儿,还有哪些不够好的地方。) 
      学生评价,并引出诗歌朗诵的基本要求: 
      ①语速——稍慢 
      ②感情——是昂扬激越还是忧郁深沉的呢? 
      ③重音 
  ④节奏(重音和节奏以第一节为例,引导学生把握。)朗读提示:第一小节,此时的作者是“少小离家”为读书,未经世事沧桑,略带“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感觉,更多的是对母亲的依恋;第二小节,妻子是相约一生共白头的亲人,新娘是自己一生最欣赏的亮丽风景。朗读时应注意那淡淡的哀愁中的丝丝温馨和似水的柔情;第三小节,恰当运用颤音,表达一种如泣如诉的深深的哀伤;第四小节,文章最后,诗人由个人的悲欢离合升华到家国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