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学案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520字。 《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学案
课程标准:
了解“四大发明”,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以都江堰、长城、大运河、赵州桥、北京故宫等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知道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唐末印刷业的发展情况,认识雕版印刷业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知道火药的发明及其在军事上的最初运用。
知道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石拱桥——赵州桥,以及它的设计者李春;了解赵州桥设计的巧妙之处。
二、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有关内容,描述雕版印刷术和火药的发明,以及唐末“火箭”的制造与使用。在此基础上讨论和总结雕版印刷术、火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观察有关赵州桥的图像资料,了解赵州桥的基本设计原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雕版印刷术和火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科技精神和创新意识。
通过对赵州桥的学习,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分析:
隋唐时期是中国的隆盛时代,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促进了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为宋元时期我国古代科技的发达奠定了基础。
课文在引言部分首先指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的印刷术和火药就是在唐代发明的。接下来课文分三目具体介绍了雕版印刷术、火药和赵州桥,以此三者为代表,说明隋唐时期在科技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一、雕版印刷
本目首先介绍了雕版印刷术的发明过程。这里要弄清两个问题:①雕版印刷是在印章和拓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间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孕育过程。印章在战国时代开始出现。东汉时,随着造纸术的发展,人们学会了“拓石”法。印章和拓石是印刷术的先驱,这些方法导致了雕版印刷术的发明。②雕版印刷的方法。课文用小字对这一过程做了说明,这一内容不要求学生掌握,但要了解雕版印刷术,必须通过这段小字对雕版印刷的方法产生感性认识。
接下来本目介绍了唐末雕版印刷业的发展情况。这一点课文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一种交易凭据——“印纸”的出现;印刷业中心的形成;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印刷品《金刚经》。教科书特别配置了一幅《金刚经》(局部)插图,从图上可以看出《金刚经》画面精美,线条流畅,墨色清晰,说明唐末印刷业已经比较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