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写作与修改》之《语言的锤炼》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11/3 17:44:3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13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8410字。
  《文章写作与修改》之《语言的锤炼》
  王理尧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形成从语言的锤炼着手美化文章的意识。
  2、 了解语言锤炼的基本方法,训练学生调整修改美化语言的能力。
  教学设计
  选取实例进行针对性修改,使学生认识语言锤炼的重要性。以练习为主,在实际操作中帮助学生掌握锤炼语言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学建议
  “语言的锤炼”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学生掌握乃至熟练运用本节所讲方法,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除在本节中讲授外,还可以化整为零,附在以后的作文讲练或穿插在其它的课堂教学中,巩固本节内容,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3课时(包括指导和训练)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 导入
  1)看例文(见课文P78《我有一个梦想》)
  学生谈谈这段文字的特点
  参考答案:1、运用排比句增强文章的气势。作者运用排比句列举了一桩桩事实,更好的说明了黑人悲惨处境,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愤恨之情,增强了文字的感染力,更能使听众受到鼓舞。2、和上下文衔接自然,语意连贯,文段本身首尾呼应,结构严谨。“然而”话锋一转由对林肯签署解放黑奴宣言的肯定和赞颂转到描述目前黑人生活的现状。引出下文的慷慨陈辞。结尾处“这种”指代前文“黑人仍然生活在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的镣铐和枷锁下,不仅物质上极度贫困,而且精神上备受屈辱,虽然生活在自己的家园,却像流亡者一样缺少归宿和安全感”这一现实情况,照应上文。
  2)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苏轼也说过:“凡文字,少小时须气象峥嵘,色彩绚烂。”作文要力求词汇丰富,特别要恰当地运用修饰语。要在文中善于变换多种句式。长句和短句结合;尤其要学会使用短句。要整句和散句兼行或散中见骈。状物写景,叙事说理,就能摇曳生辉,各擅其胜。能巧妙使用排比、反复、比喻、拟人、仿词等手法,作文就往往能“气象峥嵘,色彩绚烂”。锤炼语言可以提高我们运用语言的能力,更确切地表达我们的思想感情,收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本节主要讨论语言的锤炼的有关问题,如语言的整齐与变化,句子的松与紧,句子的衔接和呼应。
  二、 什么是语言的锤炼?
  语言的锤炼就是在各种可供选择的语言手段之间进行选择,选择那最适合需要的,用以达到当前特定的目的。在众多词语、句式、语言风格之间进行选择、调整,让我们的表达更好地传递我们的思想感情。
  三、 语言的修改与锤炼可分几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纠正、弥补自己的失误。
  第二个层次是打磨、润色,是精益求精,是提炼和完善——冗杂的使之简洁,单薄的使之丰富,肤浅的使之深刻,呆板的使之生动……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境界。语言的锤炼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四、 如何进行语言的锤炼?
  整齐与变化
  1、整齐:
  汉语讲求整齐,整齐的核心是对称。整齐对称在语言运用中的表现是对偶和排比。相对地说,排比比较多见。
  学习怎么组织排比句。
  (1) 当语句本身包含几个方面或几个层次时,调整句式使它们对称对应或者用重复其中的一些词语的办法组成排比。(参看教材示例)
  例 a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