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语言绣上几道花边儿》教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6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1/7 8:06:0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5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1640字。《给语言绣上几道花边儿》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本专题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现代汉语常用的修辞活动与修辞手段。
  2、  了解这些常用的修辞活动与修辞手段的语言表达效果,从而提高其对修辞活动与手段及其表达效果的认识,提高其语言表达水平。
  3、  复习与高考有关的知识点。
  二、教学重点
  目标3
  三、教学时数:六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学习通过本专题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现代汉语常用的修辞活动与修辞手段。
  2、  了解这些常用的修辞活动与修辞手段的语言表达效果,从而提高其对修辞活动与手段及其表达效果的认识,提高其语言表达水平。
  二、教学过程
  (一)   导入:由以下材料导入。
  有人想说自己的文章好可有如下两种方式:一说“我的文章天下最好。”也有的说“天下文章数吾庒,吾庒文章数吾乡,吾乡文章数二弟,我给二弟改文章。”哪种说法好?为什么?
  今天,我们学习修辞知识,来给语言绣上几道金边。
  (二)   导学“枯藤、老树、昏雅与修辞”,设计问题如下: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枯藤、老树、昏雅与修辞”,在课本上划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1、  什么是词性?其作用是什么?
  2、  形、名、动、拟声、副词的作用分别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学生阅读后提问检查。
  关于1:课本P121一、二段。
  关于2:课本P121_125。
  (三)   导学“典雅风格”,设计问题如下: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P126_128,划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1、  什么叫典雅?
  2、  典雅有哪两个外部特征?试举例说明。
  3、  创造典雅风格要注意哪两个问题?
  学生阅读后提问检查。
  关于1:课本P126一段。
  关于2:课本P126_127
  关于3:课本P128
  (四)   请当堂完成P134“积累与应用”
  (五)   作业:预习P128“资料链接”
  第二课时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并运用常见修辞
  2、   了解高考对修辞的要求
  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前的《考试说明》曾对常见的修辞方法作了明确的规定,即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八种。需要注意的是,学习修辞方法的目的是指导语言运用,而不是仅仅辨认概念,指认文句中运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学生应能够根据语境判断修辞方法使用得是否得当,进而辨其优劣。
  修辞方法重在考查运用,一般从两个方面考查:一是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辨认和理解;二是根据表达语意的需要,正确灵活的运用修辞方法,能够理解修辞所表达的内容和表达作用;能够评价修辞运用的优劣;能够根据要求运用修辞方法。后者是高考考查重点,命题时多与扩展语句、选用句式、仿用句式兼顾考查。
  高考的选择题中,近几年已没有单纯的修辞题。而是放在以下题型中去考:a诗歌鉴赏题中,结合诗句内容考查包括修辞方法在内的写法;b现代文阅读题中,结合文章内容考查修辞方法所表达的内容及作用;c 语言运用题(第五大题)中,根据表达需要运用修辞方法写作(造句)。
  (二)导学几种常见的修辞:设计如下问题:
  请阅读P128_133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区别以下几种修辞:
  1)         借喻与借代
  2)         比喻和比拟
  3)         比喻与象征
  4)         排比与对偶
  5)         设问与反问
  2、学生阅读思考回答后教师依情况补充如下  
  关于(1):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分析:借喻与借代修辞手法,稍不留心,就容易误断,二者有相似点和不同点:
  相似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不同点:①借喻是比喻的一种,被比与用来作比的两个事物之间有相似点,没有相关性,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因而本体、喻体之间即使没有喻词“像”也可以加“像”字,换成明喻。②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替代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力本体,其只代不喻,本体与借体之间没有相似点,只有相关性,这是构成借代的基础,即要求借体和本体的某些方面的相似。因而不能加“像”字换成明喻。例如,“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中的“完美的苍蝇”就是借喻,喻指那些反动的家伙。换成明喻,可以写成“反动的家伙像苍蝇”的形式。“百年积弱叹华岁,八载干戈仗延安”中的“干戈”、“延安”就是借代,“干戈”代抗日战争,“延安”代中国共产党,这是用具体的事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