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770字。
《钴姆潭西小丘记》教案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孙世华
课 题 单元(章节)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山水游记专题
教学内容钴姆潭西小丘记
课 时共1 课时教学时间 第 周 星期
第1 课时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知 识 与 技 能
过 程 和 方 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了解唐宋八大家特别是柳宗元山水游记散文的一般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重点掌握①之、焉等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②几种形式的定语后置。
1.加强诵读指导,在诵读中理解文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注重文言知识积累,在积累中巩固文言知识。
3.讨论、探究: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方面的特点。
1. 理解作者“贺小丘而伤自己”的思想感情。
2.鉴赏文章以丘写人、以得意写失意的表现。
教学重点1.准确理解文中重要语句字面意义和言外之意;
2.重点掌握一些虚、实词和几个文言特殊句式。
教学难点 鉴赏本文在丰富的联想、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景物描写中所寄寓人生遭际和心理感受
的写法及其作用。
板书设计钴姆潭西小丘记
第1节:小丘的基本情况(发现时间、方位、景物)
第2节:小丘的遭遇及其给作者的感受
第3节:直抒胸臆,说明写作目的
教具学具
教学过程(包括教学内容、师生活动、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等)
预习要求:
1. 熟读课文,识记、理解生僻字的读音和意义。
2. 对照注释和“助读”,理解文意,并标出疑难词句,以备课上质疑。
3. 积累基本实词等文言知识。
4.课后“阅读与探讨”展开思考。
一、导入新课:(由初中时学过的课文如《捕蛇者说》等导入)
二、简介唐宋八大家山水游记创作的基本情况及其在文学史上地位
(参阅教材第35页“专题说明”)
三、简介(或学生回顾)柳宗元生平、创作情况,了解本文写作背景(为理解课文内容作准备。)
要点如下:
1.文学地位:柳宗元、韩愈齐名,同为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和实践者。
2.柳宗元的生平:
①家庭生活美好:父以文知名于世,仕宦;母亲系出名门,知书达理,能相夫教子。
②少年得意:二十一岁登进士第。
③参与政治改革:结识王叔文、韦执谊。王叔文受顺宗赏识,荐韦为宰辅,引用柳宗元、刘禹锡等。顺宗病重,王叔文掌实权,从事政治革新:从宦官手中夺回禁卫军的统帅权,取消“宫市”,严惩贪官,重用贤良。顺宗驾崩,王被贬后处死,柳宗元被贬永州,与他同时被贬的,尚有韦执谊、刘禹锡等八人,时称“八司马”。当时宗元三十三岁。
④永州(湖南)十年:生活困顿,郁郁不乐,游山玩水而写“永州八记”。用心于阅读创作,提倡古文。
⑤调回京城:以为从此否极泰来,岂知三个月后再贬柳州(广西)。
⑥贬死柳州:柳州蛮荒,多未开化,教民耕种织布,建造庐舍、舟船,解放奴隶,兴办教育。改善人民生活,深受爱戴。期待返回京城,心情郁闷,水土不服,患毒疮霍乱,客死柳州,四十七岁。人称“柳柳州”、“柳河东”。
3.文学成就
①散体文:
游记:在山水中,寄托个人的生活遭遇与抑郁之情,使山水人格化感情化;观察细微敏锐,能以清丽精炼的笔锋,刻画山水的真实面貌。“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碣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记》)各篇独立又连为一体,为柳宗元山水游记代表作。自谓取法《山海经》与《水经注》,后人有誉为“游记之祖”。
寓言:写动物昆虫的故事,短小警策,含蓄而犀利,寓意深远。《蝮蝂传》《黔之驴》《临江之麋》等。
传记:取材市井小民,发人深省,深具教育意味。《种树郭橐驼传》《捕蛇者说》等。
论辩:史事论辩,推翻前人之说,议论精辟。
②诗歌:优秀杰出,为文名所掩,不为当世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