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250字。
《小石城山记》教案
教学目标:
1、借助注解,能翻译浅易文言文。
2、体会作者屡遭贬谪、怀才不遇而渴望改变的情怀。
3、学习本文物我相融的意境、象征手法和言志载道的风格。
教学重点:
1、唐宋山水游记散文的艺术特点。
2、象征手法的运用。
第一课时
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对对联:中国有哪些著名的山?明确:庐山,泰山,华山,雁荡山,峨嵋山,白云山。中国有哪些著名的水?明确:天池,西湖,太湖,青海湖,千岛湖,日月潭。
请拟一幅对联表达对锦绣河山的赞美:(要求宽对,PPT播放风景名称。)
参考:
庐山,泰山,华山,雁荡山,峨嵋山,白云山,山山明秀。
天池,西湖,太湖,千岛湖,青海湖,日月潭,水水瑰奇。
2.教师引导: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历代文人,纵情山水之间,徜徉松林之中,汲取创作灵感,感悟人生哲理,抒发胸中郁闷。李白气壮于“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苏轼意怀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柳永神伤于“杨柳岸,晓风残月”。华夏河山,哺育了一代代文豪;而文人墨客,又发掘了中华一处处胜景的情韵。
今天,让我们和唐代宗师柳宗元一起,发现永州小石城山的美景。
二、复习有关柳宗元的文学常识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其父柳镇,是一位正直而富学识的中下级官吏;其母卢氏也很有文才。柳宗元四岁读书,十三岁就能写出漂亮的文辞。二十一岁中进士。年轻的柳宗元才华横溢,学识渊博,有很高的声誉。
805年,唐顺宗李诵即位。柳宗元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又升为礼部员外郎。他积极参加了王叔文等人的“永贞革新”运动,但不久改革即告失败。唐宪宗李纯上台后,王叔文被杀,柳宗元等八位改革人士被贬到边远地区当司马。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八司马事件”。司马为编外闲职,实为流放之别名。柳宗元为永州司马。
唐代的永州,僻远荒凉,素为谪官贬居之地。柳宗元自贞元二十一年(805)起,在永州谪居十年。一代文豪,十年楚客。处于逆境之中的柳宗元开始了他一生中创作的辉煌时期。他写诗抒发自己的孤寂苦闷之情,如《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他还写出了《三戒》、《捕蛇者说》、《童区寄传》等寓言、散文和史传文学作品,揭露社会的黑暗,反映人民的疾苦。最为出色的是他寓居愚溪五年中所写“清莹秀澈,锵鸣金石”的《永州八记》。这八记有《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母潭记》、《钴母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等。他那生花妙笔使这些无情之物变得有性有灵。此外,他在愚溪时还写有《游黄溪记》。他的妙文引得古往今来无数墨客游人去寻访永州城内外这些山山水水、草木竹石。不过,如今除了县西2公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