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80个字。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
guzi2006
教学理念:体现语文课特点,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注重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叙事脉络。
2、积累学习一些文言实词。
3、理解本文紧张曲折的情节和简洁而个性化的语言。
4、弄清“为什么说唐雎有辜负使命”这一问题。
5、学习本文以对比、衬托手法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1)诵读课文、整体把握言语、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2)学习课文利用对比、衬托描写人物的写法。
2、难点:目标3、4。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讨论点拨法。
3、品读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个“战国七雄”的说法(出示历史地图),其中,魏国的附属国安陵,它方圆只有五十里,在我们省的鄢陵县的西北。这样的小国,在一心要吞并天下的强秦面前,如何自保求存?唐雎,这位安陵国的使者,不畏秦王的淫威,拼死一搏,使
安陵国避开了一劫。今天,我们来看一看唐雎是怎样不辱使命的。(板书课题、出处)
同学们,这是一篇文言文,我们学习文言文应该反复阅读,以至成诵。古人说过“书读半百遍,其义自见。“是的,不诵读就不能领会文章的意蕴。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反复阅读来学习课文。
二、资料展示,增强对课文的感性认识。
(多媒体展示结合学生课前准备的)
三、译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学生默读课文,参考注释,借助工具书,自行疏通文句,翻译课文,并画出疑难语句。
2、同桌之间就疑难问题展开讨论交流,共同解疑、释疑。
3、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疏通文句,翻译课文,理解大意,并围绕疑难问题展开讨论,教师巡视各组,酌情给予指导点拨。
强调重点字词:
安陵君其许寡人(许,答应)
虽然(古今异义。古:即使这样;今: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弗敢易(弗,不)秦王不说(说,同“悦”,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