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460个字。
师生共用学案九年级语文
课题:变色龙 课型:讲读 时间;2006年9月
执笔:正月 审核:语文组
学习目标:
1、学习运用对话、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方法。
2、学习运用对比进行讽刺的写法。
3、理解“变色龙”形象的社会意义,了解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腐败
教学重点: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教学难点:透析文字认识社会。
学法指导:
1.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从小说的三要素入手了解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及环境的描写;进而品味细节,合作探究小说所要表现的主题。3.讨论交流,结合写作背景认识社会。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走近契诃夫,请将你查阅的有关作者及其写这篇小说的背景资料,写在书上。
2.、看拼音写汉字(基础题)
乞gài( ) 咳sòu( ) kuí( )梧 diàn( )记 洋yì( )
3.给加点的字注音
招惹( ) 戳( ) 坯( ) 蔑( ) 没收( )
醋栗( ) 恐吓( )
4.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基础题)
无精打采:形容精神萎靡不振。
恐怖:由于生命受到威胁而引起的害怕心理。
无缘无故:没有任何原因。
魁梧:身体强壮高大。
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难以实现。
洋溢: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
惦记:对人或事物心里老想着,放不下心来。
伶俐:聪明、灵活。
径自:表示自己直接行动,自管自,任意地。
5..造句(基础题)
无精打采……
异想天开……
6.请用一句话概括小说的内容
二、教学设计
(一) 导入,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
(二)计时浏览,快速阅读,整体感知: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三)合作探究,把握主题
1.朗读课文第一段,说说透过文本的每一句话,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故事发生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环境描写起了什么作用?
广场上是小说描写的社会环境“沉静”,“一个人也没有”说明其冷清、凄凉,“无精打采地敞着”用拟人手法按时市场的不景气,“饥饿的嘴巴”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无顾客上门门可罗雀的萧条景象。“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侧面描写出市场的冷清、萧条。“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一语双关,指明人类是上帝创造的,暗含沙皇专制的统治,语含讽刺。这一社会环境制造了一种压抑、令人窒息的氛围,是军警统治下俄国社会的写照。这部分的环境描写衬托了人物思想性格。
2..信息交流,填写下表看看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的过程中,态度一共有几次变化,先在课本上画一画,并且用最简洁的话说出他每次变化的原因、内容填在表中
变化的
次数变化的原因变化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