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题:散文阅读ppt(12份)
- 资源简介: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四散文阅读第一讲散文常识高效读文及选择题突破课件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四散文阅读第一讲散文常识高效读文及选择题突破练习含解析 291233.doc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四散文阅读第二讲散文结构思路3题型课件 291439.ppt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四散文阅读第二讲散文结构思路3题型练习含解析 291228.doc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四散文阅读第六讲散文形象鉴赏2类题课件 291440.ppt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四散文阅读第六讲散文形象鉴赏2类题练习含解析 291229.doc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四散文阅读第三讲散文概括内容要点3题型课件 291441.ppt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四散文阅读第三讲散文概括内容要点3题型练习含解析 291230.doc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四散文阅读第四讲散文理解词义和句意2类题课件 291442.ppt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四散文阅读第四讲散文理解词义和句意2类题练习含解析 291231.doc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四散文阅读第五讲散文技巧鉴赏语言鉴赏2类题课件 291443.ppt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四散文阅读第五讲散文技巧鉴赏语言鉴赏2类题练习含解析 291232.doc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四散文阅读第一讲散文常识高效读文及选择题突破课件 291444.ppt
第一讲 散文常识、高效读文及选择题突破
突破一 掌握散文的基本常识
散文,是专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是一种篇幅较小、笔调灵活、形式多样的文学形式。
一、散文特点
1.形散神不散。这是散文的基本特点。可以说散文的这一基本特征决定了读懂散文的难度要远高于读懂小说。
形散神聚 散文的“形”,指散文中用来表情达意的人物、事物、景物、器物等;所谓的“形散”,并不是散乱,而是灵活自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一是“章法”散。行文从容自如,意到笔随,不受音韵、格律、句行、字数的限制。
二是描写的题材十分灵活自由。一篇散文,时而天上,时而地下,时而是历史的回顾,时而是未来的展望,信笔所至,包罗万象。
三是“文法”散。兼用多种表现手法,时而抒情,时而议论,时而描写,时而叙述,或夹叙夹议,或诗文交叉,甚至亦骈亦散,亦刚亦柔,变化多端而又运用自如
散文的“神”,指蕴含于外在的“形”中的思想感情或哲理;所谓“神不散”,是指散文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意气贯通,无论怎样的“散”,都有一条线索,一个焦点。就线索而言,或以时间顺序为线索,或以空间方位为序,或以事理规律为线,或以情感流动为脉,总之是散得开又收得拢
2.意境深邃。散文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地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二、散文分类
1.叙事散文。
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将它区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例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以记事为主的散文。
2.抒情散文。
这类散文也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其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它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即使描写的是自然风物,也赋予了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感情。
3.写景散文。
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这类文章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生动的景物描绘,不但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而且可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地表现主题。
4.哲理散文。
……
第二讲 散文结构思路3题型
结构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是作品的结构体现,具体指作品的行文思路、行文线索以及段落的关系与安排,这三点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题型一 分析行文思路
一、明确考什么,怎么考
行文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是作品的整体构思布局,行文思路分析就是梳理分析作者的这一构思布局。高考设置行文思路分析题的侧重点在“梳理”上,又有两种考法:一是常规考查,梳理行文思路;二是特殊考查,梳理人物心理(感情)变化。
[教材联想]
《荷塘月色》一文既有外部的行踪线索,又有内部的心理线索,使文章结构严谨,形成一种完美的圆合状态,请简要分析这一行文结构。(综合考查行文思路和心理变化)
参考答案:①从外部结构看,本文从作者出家门经过小径到荷塘,赏完荷塘月色之景又回到家里,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呈现圆形结构;②从内部结构看,情感思绪从不宁静、寻宁静、得宁静到失宁静,也呈现一个圆形结构;③内外结构的一致性,恰到好处地适应了作者展现一段心理历程的需要。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行文思路的分析,既直接考查行文思路,也考查心理变化。首先明确这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其行文线索主要是作者的行踪(空间变化),另有心理线索。针对行踪线索,我们先勾画关键句,如“带上门出去”“一条幽僻的路”“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再概括段意,文脉便显示出来,也就把握了文章结构。
针对心理线索,我们先注意勾画标示心理变化的关键句,如“心里颇不宁静”“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是个自由的人”“我什么也没有”;再从中提炼心理词,加以组合即可。
[教你审题]
审题定向 题干示例
(1)题干中有“梳理思路”“构思”等字样,这是直接提问的方式。
(2)题干中有“分析”“心理变化(感受)”,“梳理感情(脉络、变化)”等字样,这是间接提问的方式 综观全文,从情节的发展分析“我”的心理变化。
文章主要写了画家老刘的“太阳梦”,请就此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
这篇文章是怎样构思的?请简要分析。
二、知道答什么,怎么答
[解题策略]
1.常规考法
这种考法实际上是给全文划分层次,归纳层意,只要弄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即可。答题时要根据事件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梳理出明确的行文思路,
……
第六讲 散文形象鉴赏2类题
散文作品中的形象,是指作品中的人物、事物、景物等形象,散文的内涵就是通过这些形象所展现的特定自然景物、生活场景、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反映出的意义和价值。
阅读散文,首先要感知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进而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就高考选用的文本来看,散文的形象主要指人物形象(写人叙事散文)和景物形象(写景状物散文)。常考题型:形象特点概括分析、物象作用分析。对于形象概括鉴赏题,应当多个角度去概括分析,并深入思考形象的内涵和作用。
题型一 形象特点概括分析题
一、明确考什么,怎么考
“形象特点概括分析”是指对人物形象特点或物象特点的概括分析。
[教材联想]
请读《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概括梁任公先生的形象特点。
参考答案:他是一位幽默、谦逊、潇洒、自信、学识渊博、感情丰富、博闻强记、自由洒脱的学者。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特点概括的能力。首先画出描写梁任公先生的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文字。再依据这些描写文字,概括其形象特点,如肖像描写文字,可见其潇洒、自信;开场白文字,可见其幽默、谦逊;演讲内容丰富而有趣,可见其博闻强识、学识渊博;演讲过后,大汗淋漓,状极愉快,可见其感情充沛;语言旁征博引,可见其风趣、博闻强识;动作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可见其自由洒脱。
[教你审题]
审题定向 题干示例
这类题目的题干中往往有“概括”“分析”等作答动词和“品质”“性格特点”“形象”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2017•北京卷)第二段写出了根河的哪些特点?有什么象征意义
本文倒数第三段描写了哪些赏梅的情境?作者借此写出了梅花怎样的品质与格调?(《说起梅花》)(物象特点概括分析)
请概括老代的性格特点,并加以分析。(《胡杨人家》)(人物形象特点概括分析)
二、知道答什么,怎么答
(一)“3角度”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1.从记叙的事件中概括分析特点。
这一点与概括小说形象特点需要从情节入手是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