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锤炼》学案
- 资源简介:
约15670字。
第三节 语言的锤炼
学生:老师,这次以“敬畏生命”为题作文,我和同桌碰巧都选用了有关汶川地震的材料,表达的思想、抒发的感情也大体一致,可我同桌的文章读起来更生动,更能感染人,这是什么原因呢?
老师:这应该是语言表达的问题,不注意语言的锤炼与推敲,即使材料本身很感人,也可能被表述得淡而无味,如白开水一般。
学生:那怎样才能避免写出白开水似的文章呢?是不是多用些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
手法就可以了?
老师:运用修辞只是锤炼语言的一个方面。今天,我们具体探讨一下锤炼语言
这个问题。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苏轼也说过:“凡文字,少小时须气象峥嵘,色彩绚烂。”作文要力求词汇丰富,特别要恰当地运用修饰语。要在文中善于变换多种句式。长句和短句结合,尤其要学会使用短句。要整句和散句兼行或散中见骈。状物写景,叙事说理,就能摇曳生辉,各擅其胜。能巧妙使用排比、反复、比喻、拟人、仿词等修辞手法,作文就往往能“气象峥嵘,色彩绚烂”。锤炼语言可以提高我们运用语言的能力,更确切地表达我们的思想感情,收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语言的修改与锤炼有两个层次:一是纠正、弥补自己的失误,二是打磨、润色,冗杂的使之简洁,单薄的使之丰富,肤浅的使之深刻,呆板的使之生动。其中第一个层次在修改自己作品的时候是比较容易发现的,第二个层次是精益求精的过程,需要掌握一些技巧。
一、语言的整齐与变化
1.整齐
整齐的核心是对称,整齐对称在语言运用中的表现就是对偶和排比。在现代散文里用得比较多的是排比,写作时要研究怎样组织排比句的问题。具体如下图表示:
情 况 方 法 示 例
第一种是语句中本来就含有几个方面或几个层次(条件是它们能够组成并列关系或递进关系) 调整句式使它们对称、对应。如果做不到句式的对称、对应,也可用重复其中一些词语的办法组成排比 成长的过程是不能替代的:细雨绵绵,却无法替代露珠的晶莹;彩虹多姿,却无法替代朝霞的美艳;阳光明媚,却不能替代月辉的皎洁;圆日明丽,却不能替代群星的璀璨
第二种是语句原来就只有一层意思 ①将原来的意思分解、扩展成几个侧面来说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皆为听众。听,是一种享受,是一种体验,是一种美德
②在原来意思的基础上,组织同样句式的几句话来陪衬、烘托 送出了珍贵的玫瑰,却拥有了芳香弥漫;失去了喜爱的事物,却拥有了默默的祝福;放飞了心爱的鸟儿,却拥有了自由飞翔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