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教学设计44
- 资源简介:
约6520个字。
课题:
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爱莲说》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的一篇短文,本文和《陋室铭》一样,都是托物言志的名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学习时要反复诵读,用心品味,以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同时也要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二、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学习莲花的高洁品格,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情操
知识目标:诵读全文;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学习以莲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能力目标:诵读能力;表达能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文可读性强,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诵读作为本课教学的最重要环节,指导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和切实掌握诵读文言文的三种方法:一是“疏解文意的读法”,旨在初步读懂文章,领会文章中词语、句、段的含义,要求读得通顺,语音正确,不读破句;二是“谁究文理的读法”,旨在读出词语、句、段间的逻辑停顿和逻辑重音,恰当地表达文脉的贯通和层次,要求读得流畅,语气、重音、停顿和速度得当;三是“品味意境的读法”,旨在读出文章的意味和情趣,要求读得铿锵悦耳,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从教学对象看,他们理性分析能力弱,但感性认识及模仿能力强。因此教学中注意因材施教,由浅入深,“高视角、低起点”,以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因为很多文言知识是原来学生没有学过的,所以在目标的设定上既要对字词落实,又要掌握本文的写法及文章的中心,感悟古人追求的“君子”之风。对于八年级来说则更应该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尤其是知识点的整合。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关于教法的分析: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及从学情出发,本课教学思路如下:突破传统文言教学由教师逐字逐句串讲的模式,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用多媒体手段突破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贯彻“学本论”的方针。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鉴于教材的特点,与教学目标的要求,我选用讲授法和讨论归纳法进行授课,并根据初中学生的认识特点,在教学中采用投影、挂图作辅导手段,尽可能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多媒体导课,情景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增强感性认识,把握教学重点的方法。引用美术的色块对比,化难为易,分化学习难点的教学方法。
2、关于学法的指导
在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从精品中汲取丰富的写作营养,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1)以形成性练习指导圈点、批注、勾画的预习方法。(2)交际互动,当堂成诵的学习方法。
(3)设计、拼贴莲花图,培养动手动脑能力的学习方法。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诵读全文,掌握重要实词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以花喻人的含义及托物言志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