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的有机转化》学案
- 资源简介:
约18220字。
第二节 材料的有机转化
[对应学生用书P35]
1.记叙文和议论文对材料的转化有什么不同?
[明确] (1)手法不同。同一材料,借助描写、叙述等手段加以扩展,就成了记叙文;借助简缩、论证等手段,就成了议论文。
(2)侧重点不同。材料在记叙文中是主体,而在议论文中需要提要压缩,变成一个例证。
2.材料变成议论文中的例证,需要考虑哪几方面因素?
[明确] (1)把握、交代清楚必要信息
(2)考虑读者的知识背景,详略得当
(3)突出相关内容,过渡自然
3.材料根据文体和观点的不同,在转化时注意哪几点?
[明确] (1)善于运用“始发叙述”。
(2)学会使用“连接句”。
(3)灵活处理。
4.什么是“始发叙述”?
[明确] 始发叙述,指在阅读原材料的基础上,从写作需要出发,对原材料进行适当调整后进行的叙述。因为是用在文章的开头,所以叫“始发叙述”。
5.如何运用“始发叙述”?
[明确] (1)要完全把握住关键信息,避免把话说得没头没脑。
(2)转述要加以选择,删除冗余信息。
6.如何巧妙使用连接句?
[明确] (1)可以直截了当地进入论题,语言简洁。
(2)可以带有抒情色彩地进入论题,恰当铺展语言。
7.怎样灵活处理材料?
[明确] (1)将原始材料转化为一般人都具有或者可以理解的生活经验,表述更自由,更简单。
(2)妥帖自然,不着痕迹地将转述材料融入论证中。
8.以“话题探究”中的《窗》为材料时,我们可以引出哪些观点?举例说明我们转述材料时,怎样做到侧重点不同。
[明确] (1)可以引出以下观点:“贫困是一笔财富”“自古雄才多磨难”“勤奋执着是成功的必要条件”等。
(2)如以“贫困是一笔财富”为论点,转述时要强调和突出小女孩因家庭贫穷而辍学,只能趴在窗外听老师讲课,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十分艰苦等内容。之所以说“贫困是一笔财富”,是因为贫困能激励人们不断上进,改变生存环境。
[对应学生用书P35]
技法1材料的转述简明扼要
议论文中的事例只是为了论证观点,不可把事例从头到尾详细叙述一遍,因此,在例证中,既要具体,又要有所侧重,根据论证观点的需要而决定取舍,做到简明扼要。只要转述的材料能揭示问题关键,把道理说清楚就行,不必像记叙文那样作生动、形象地描绘。
如论证“业精于勤”这一观点,下面这段文字写得非常成功,不妨学学:
白石老人艺术上的高深造诣,是勤练的结果。他笔下的绝妙墨虾并非举手所得;每天七八个小时的练画,是他一生不改的规矩。正是这不成文的规矩,练就了他一手画虾的绝技。我们惊叹于他今天的成就时,却未曾体会到“精”字后面付出的艰辛与汗水。
评析:这一段文字中,第二句中的叙述精练爽利,不拖不沾,点明了白石老人成为大画家是靠勤奋这一道理。第三句及时概括,文字内容还有意识地向论题(白石老人艺术上的高深造诣,是勤练的结果)做了倾斜。第四句顺水推舟,论证了论点。因此,在能够有力论证论点的前提下,事例的叙述,是越简洁越好。
再如《说勤》一文中是这样运用与论点有关的材料的:
马克思用了40年时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和刊物,其中做过笔记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