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00字。
《唐睢不辱辱使命》教学设计
江津市白沙镇三口中学 袁松柏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战国策》
2、积累一些重要的文言词语,积累一些精美的斗争性语言。
3、体会不同的语气词的表达效果。
能力目标:
1、把握故事情节,理解秦王、唐睢的形象。
2、体会语言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德育目标:
1、学习唐睢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凛然正气。
2、多角度理解课文,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二、教学重点
1、学习用对话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体会故事对今天的启示。
三、教学难点
体会语言描写中表现的人物个性。
四、教学准备
1、老师准备:有关《战国策》及生词、唐睢的多媒体图片。
2、学生准备:自己查找资料了解战国形势图及“土”这个特殊阶层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整体感知全文,能读出人物在对话中的语气。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50年代初,周总理接受美国记者的采访,随手将一支美国派克钢笔放在桌上。美国记者问道:“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生产的的钢笔呢?”周总理回答道:“提起这支笔啊,说来话长,这不是一支普通的笔,它是一位朝鲜朋友在朝鲜战场上的战利品,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我觉得有意义,就收下了贵国的这支笔。”请同学们想想,美国记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周总理的言外之意又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继续引导:象周总理这样成功地的外交家你知道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展示唐睢的多媒体图片(板书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