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行》教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3/1 20:06:3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2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540字。
《送行》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积累生字词,了解有关文学常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
              3、在阅读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本文主旨。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在阅读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本文主旨,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取生活哲理。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我国从古至今一直有着丰富的送行文化,请同学们背诵古诗中有关送行的诗,然后激疑:这些千古传诵的送行诗写得多么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啊,然而课文却把送行写成十分尴尬的滑稽场面,这样写真实吗?
            ——这一问题一定会引起同学们强烈的兴趣,这样顺势导入课文学习。
        二、预习交流
       1.同学们交流本课生字词,然后教师投影一些生字词,与同学们相互交流。
       2.交流有关文学常识,教师加以补充。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学生分小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并思考下列问题:
            (1)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中写了哪些人送行有什么不同?
            (2)你从两种不同的送行中体会到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主旨?
            (3)在阅读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问题请提出来。
       2.指名学生评价朗读,并展示朗读。
       3.学生回答思考题(1),教师板书。
       4.学生结合课后练习四分小组讨论思考题(2),发现共同之处,初步体会本文主旨            
       5.让学生明确本单元的总目标,“疑为学之始”,意在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由此引出学生对思考题(2)的回答与讨论。
            (1)通过阅读让学生积极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让同学们共同解决。
            (2)(2)让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
            (3)分小组选择一类题,由其它组进行讨论,教师巡视,做适当的启发、点拨。
            (4)最后交流讨论结果。
            四、小结本节课内容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继续发现问题,同桌之间讨论。
            2.预习文章刻画人物的方法,体会文章主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铺垫的写法,并体会其作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