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攻》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约2970字。
墨子•非攻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的文言词语及其用法,了解墨子的生平和思想主张。
2、通过诵读,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培养学生坚持正义,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珍爱生命,创造和谐社会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理解墨子的“非攻”思想。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罄竹难书.正如课文开篇所说的,不义之战是人类的一个可怕的梦魇,它往往使战争的承受者(甚或战争的双方)蒙受兵燹,遭受深重的灾难。今天,从全世界范围内来看,不义之战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却从来没有停止过。我们都呼唤着和平。其实早在两千年前的哲学家墨子就已经提出“兼爱”“非攻”的主张。今天就请大家跟随老师走进墨子思想的一个角落,去探寻具有积极意义的“非攻”思想。
二、解题
非:反对、责怪。
“非攻”即反对进攻的战争,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而墨子对于防御性的战争是赞成的。
三、诵读整体感知课文
1、全班齐声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园圃(pǔ) 鸡豚(tún) 栏厩(jiù) 衣裘(qiú) 兹(zī)甚
2、同学们课前已经对课文进行了预习,下面我们全班分为四个小组,来共同归纳整理本课的文言词语及其用法。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到黑板上来归纳整理出来。
(1)通假字
①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 (“兹”通“滋”,更加 ) ② 拖其衣裘 (“拖”通“脱”,强夺或费力取得)③白黑之辩 (“辩”通“辨”,分别)
(2)词类活用
①众闻则非之。意动用法,以……非。 ②以亏人自利也。 使动用法,使人亏。 ③从而誉之 名词用作动词,赞美。
(3)古今异义
①众闻则非之(古义:责怪,反对。今义:不对,过错) ②其不仁兹甚,罪益厚(古义:重,大。今义:扁平物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③从而誉之(古义:从,跟从;而,来。今义:因此,就,表示下文是结果、目的等)
(4)文言句式
①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辨义与不义之乱也。(判断句)
②以亏人自利也。(宾语后置)
4、疏通文言字词后,全班来齐声朗读课文。
四、课文分析
1、探讨问题:教材108页最后一段大家看一下,这段文字上说“本文逻辑严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我国古代严格意义上的论说文就是从《墨子》开始的。而本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那么大家思考:本文从结构上来说是如何说明“非攻”这一观点的?
攻国——大为不义(亏人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