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为贵》导学案1
- 资源简介:
- 约3740字。 - 2018届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之 
 《民为贵》导学案
 1.理清文意,掌握课文里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2.品味《孟子》善用比喻、对比的论证风格。
 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落实相关文言基础知识,疏通课文;反复诵读,逐段把握主要内容,分析其深刻的哲理。
 辩风格,领悟孟子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的特点
 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
 学会拓展迁移,探究孟子的“民本思想”在现实中的意义。学习感受孟子“民为贵”的民本思想和“为民造福”的仁人之心。
 2课时
 多媒体授课
 讨论法 诵读法
 第一课时
 ① 知人论世,了解作者。
 ② 整体感知,讲读第一、二部分。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个性补充
 材料一
 解放前夕,国统区“反饥饿,反内战”大游行。
 说明:由于国民党政府滥发纸币,货币急剧贬值,再加上战争期间的物资短缺,致使国统区大批民众陷了饥饿和死亡的困境。与此同时,官僚资本家却疯狂掠夺财产,搜刮金银,大发国难财。
 材料二
 解放区土地改革
 说明:土地改革使许多赤贫的农民获得了生产资料,实现了千百年来农民拥有土地的梦想。
 材料三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山东老乡的小推车推出来的 。
 我们不是被共产党打败的,是被自己人打败的 。
 ——粟裕
 我们不是被共产党打败的,是被自己人打败的 。——蒋介石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