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见梁惠王》《胠箧》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90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1/2 12:47:1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8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6020字。
  孟子见梁惠王 胠箧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庶人(shù)   百乘(shènɡ)   弑君(shì)
  胠箧(qū qiè)    缄縢(jiān ténɡ)
  扃(jiōɡ jué)  罔罟(ɡǔ)
  耒耨(nòu)      掊击(pǒu)       斗斛(hú)
  斧钺(yuè)      擿玉(zhì)        擢乱(zhuó)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
  (1)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匮”同“柜”)
  (2)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乡”通“向”,先前,从前)
  (3)罔罟之所布(“罔”同“网”)
  (4)阖四竟之内(“竟”同“境”,疆界)
  (5)子胥靡(“靡”通“糜”)
  (6)擿玉毁珠(“擿”通“掷”,扔掉)
  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1)发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动词,打开)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动词,发射)发闾左適戍渔阳(《陈涉世家》)(动词,征发)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动词,抒发)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促织》)(动词,发掘)使人发书至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送)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动词,发动)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五人墓碑记》)(动词,拿出)
  (2)交上下交征利(副词,互相)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名词,交情)请息交以绝游(《归去来兮辞 并序》) (名词,交往的人)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名词,盟约)台隍枕夷夏之交(《滕王阁序》)(名词,交界)
  (3)独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副词,仅,只有)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 (副词,表反问,难道)鳏寡孤独(名词,老而无子的人)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六国论》)(副词,独自)
  (4)固固扃(动词,加固)唯恐缄縢、扃之不固也(形容词,牢固)蔺相如固止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形容词,坚决)秦孝公据崤函之固(《过秦论》) (名词,险要的地势)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论》)(副词,本来)
  (5)为有不为大盗积者乎(介词,替)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介词,向)化而为鸟(《逍遥游》)(动词,成为)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语气词,表反问)
  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
  (1)不远千里而来(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远)
  (2)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名词作动词,讲求义)
  (3)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后)
  (4)曷尝不法圣人哉(名词作动词,效法)
  (5)而身处尧舜之安(形容词作名词,安稳的地位)
  (6)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得利)
  (7)皆外立其德而爚乱天下者也(名词作状语,对外)
  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
  (1)故尝试论之
  古义:曾经试图。
  今义:试着做,试一试。
  (2)所以立宗庙、社稷
  古义:用来……
  今义:实在的情由;适宜的言行举止;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
  古义:不能通晓。
  今义: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
  (4)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
  古义:不能行窃。
  今义:能力、本事欠缺;不可以。
  (5)灭文章,散五采
  古义:文饰,文辞。
  今义:独立成篇的文字;事情里暗含的意思。
  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
  (1)此世俗之所谓知也。(判断句)
  译文:这就是一般人所说的聪明做法。
  (2)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判断句)
  译文:那些所谓的圣人,就是治理天下的利器,是不可以来明示天下的。
  (3)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状语后置句)
  译文:因而盗跖的门徒向盗跖问道。
  (4)何以利吾国?(宾语前置句)
  译文:怎样使我的国家得利?
  (5)何适而无有道邪?(宾语前置句)
  译文:到什么地方会没有规矩和准绳呢?
  (6)天下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
  译文:天下是没有的。
  (7)不夺不餍。(省略句)
  译文:(他们)不夺取(国君的地位和利益)是绝对不会满足的。
  (8)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被动句)
  译文:从前龙逢被斩首,比干被剖心,苌弘被车裂,子胥被抛尸江中任其糜烂。
  [常识•速览]
  [识作者]
  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字子舆,或字子车、子居。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鲁公族孟孙之后。孟子后受业于子思门下。曾游历齐、魏、滕、宋等国,一度为齐宣王客卿,因主张不见用,晚年居邹,退而与弟子万章等著《孟子》一书。孟子提出“仁政”“王道”学说,主张“保民”而“王天下”,反对武力兼并战争。肯定人性本善,重视环境、教育的影响。孟子的学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