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名著推荐与阅读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3600字。
《西游记》名著推荐与阅读教学设计
2016年4月海南白驹学校
教学目标
1、 激发学生阅读名著《西游记》的兴趣,培养学生积累古典文学素养的能力。
2、 通过目录索引快速导读的方法,粗略了解九九八十一难的内容,理清故事情节。
3、 精读师徒四人取经路上内忧外患的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感知人物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导读的方法快速理清故事情节,了解全书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精读经典片断,理解人物形象,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
略读法、部分精读法、自主质疑、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有幸用合读一部书的方法看完了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大家想一想,如果用众人合读一部书的方法短时间内看完一部大部头的书好操作吗?(生答)的确,在做任何事情时,没有唯一不变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今天,老师再跟同学们学习两种阅读长篇小说的阅读方法,去饱览我国四大名著之《西游记》的丰富多彩和魂丽奇特。
(二)作者作品
吴承恩(1510——1582)明代小说家。字汝忠,别号射阳山人,淮安山阳(今江苏淮安)人。他生于一个由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后流寓南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晚年出任长兴县丞,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久愤而辞官,贫老以终。
(三)略读感知
1、目录索引略读法
对一本厚重的名著经典如果有时间的话我们是一定要仔细阅读的,这样对积淀经典文学大有裨益。但如果时间太过于仓促,难于做到精心品读,却又特别想了解它的主要内容的话,就必须要想办法改变阅读策略去满足自己的阅读需要。《西游记》全书共有一百回,讲述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对这部书应该做何取舍才能达成我们的阅读目的呢请?请翻开课本P161速读附录部分第一段。
(1)全书共分几部分?怎样划分?
明确:全书分两部分:第一至第十二回是全书的引子,其中前七回讲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天宫等故事,为他的神通广大和后来随唐僧去回西天取经提供背景材料; 第八回至第十二回则介绍小说的另一主人公唐僧,交代取经的缘由。第十三回至第一百回是故事的主体,写孙悟空皈依佛门,与猪八戒、沙和尚一起保护唐僧云西天取经,一路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战胜了各路妖魔鬼怪,终于取到了真经,他们自己也修成了正果。
(2)请根据给出的目录,充分展开你的想象,猜猜各标题的合理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