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郭橐驼传》导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4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12/3 8:29:2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110字。

  《种树郭橐驼传》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①了解柳宗元的生平及作品写作背景。②积累“优、业、蕃、舒、顾”等文言实词的含义。③归纳“虽、因、且、焉”等虚词的义项。
  2、能力目标:①训练学生自读自译课文,提高文言文的自学能力。②背诵课文3、4两段。
  3、德育目标: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顺应其天性,让其自由发展,少加人为干扰。
  【学习重点】
  1、积累一定量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2、学习文章对比和映衬的写法。
  3、掌握文章的主旨。
  4、烦令造成扰民的社会弊端。
  【学习难点】
  1、运用比较方法进行说理。
  2、作者是如何用种树之理来谈为官治民之道的。
  【学习方法】
  诵读讨论点拨
  【学习时数】
  两课时
  预习导读单
  一、学前导引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个人都在沙漠戈壁上种树。其中一人在种好以后经常给树浇水,以保持充足的水分,而且精心管理。而另一个人则在种好后给树浇了适量的水便不再管它,只是隔一段时间来看一看。一年后,两人种的树都长大了。忽然有一天刮起了大风,令人惊奇的事情发生了:第一个人种的树大部分被风刮倒,有的连根拔起;而第二个人种的树却安然无恙。后来第二个人解释,浇水多了,树根便不再往深处扎,而浇水少,树为了生存,根拼命往下扎,结果反而长得更牢固。
  故事当然是有深刻的寓意。本文也是写种树的,而且也有深刻的寓意。它的寓意是什么呢?读了文章,同学们就明白了。
  二、知识链接
  1、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郡解县(今山西永济县),世称“柳河东”。他出生于长安,少精敏而有文名,出入经史百子。21岁中进士,任秘书省校书郎。26岁第博学鸿词科,任集贤殿正字,博览群书,通观古今。贞元十七年(801)调任蓝田尉,得以了解世风民情。贞元十九年(803)任监察御史里行。顺宗即位,他参与王伾、王叔文等人的永贞改革,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改革失败后,被贬为邵州刺史,途中,改永州(今湖南零陵县)司马,前后长达十年之久。他寄情山水,交往佛释以遣苦闷,并关心现实,写了大量文章驳难政敌。元和十年(815),被召入京,他满心以为可一展才志,不料又远放柳州刺史。在柳州任上,他关心民瘼,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解民倒悬,深得民心。元和十四年卒于任所,故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是中唐进步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他具有进步的历史观和朴素的唯物思想,反对天命论。他和韩愈一起领导古文运动,认为文章应辅物及时,其文学主张与韩愈大同小异。他的散文创作立意新颖,章法严谨,以杂文、寓言、山水游记等成就最高,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歌清新峻洁,似淡实浓,自成一家。有《柳河东集》行世。
  (选自《中国历代散文精品》,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年1月版)
  2、题解
  本文名“传”,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从内容和风格上看,当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本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发而为言的。中唐时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