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葬歌》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3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9/9 16:27:4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760字。

  《也许》教学设计
  北京五中    王屏萍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与《学科指导意见》对语文学科性质以及课程目标进行了明确阐述和详细解读,其中特别强调三维教学目标的融合,强调“过程•方法”这一维度是主线。所以如何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有效的参与语文的多重对话是重中之重的问题。在20个字的课程目标中,诗歌的文体特点适合以“感受•鉴赏”和“思考•领悟”为重点,让学生在过程中完成由“证明”到“生成”的转化,并可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进行“积累•整合”的学习习惯。
  2.北京版教材有“读写结合”的特点,提出了多样化写作的要求。同时单元之间和篇目之间在知识、内容与方法上有一些联系可以进行整合利用。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①新诗单元位于古诗单元后,古诗与新诗又在多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诗单元中涉及到的诗歌基本鉴赏步骤和方法基本都可以在新诗单元加以利用。
  ②《也许》属于第一篇精读课文,处理上应该和《天狗》《再别康桥》构成一定程度的重复与补充,既要适合培养学生能力螺旋式上升的特点又要对后几篇弹性依次增大的课文起示范与指导作用。
  ③《也许》内容简单,亲情深厚真挚,容易走入学生内心。作者曾进行过多次删修,特别是最后一次对语言进行了精心的修改比较适合进行语言的品味。
  2.学情分析:①《也许》文字简洁,没有给学生在语句的理解上构成太多障碍,但同样因为文字简洁,学生又很难耐心体味文字后面跟着的一片感情,很难耐心揣摩文字的表现力。
  ②对语言的鉴赏开放性比较强,应该有一定的标准和尺度。
  ③学生对语言鉴赏处于感性阶段,基本无序,也应该在对感觉的尊重前提下帮助学生适当了解一些基本的鉴赏方法和表述。
  ④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容易忽略别人的意见,容易产生瞬间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