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串记忆的珍珠》导学案
- 资源简介:
约6300+5520字。
散文部分
第一单元 那一串记忆的珍珠
单元风向标
时间静静地流淌,带走了一个个黑夜和黎明,忘不了的依然是那些“鲜活的面容”。一切现实终将成为历史,历史也将烟消云散,唯有文学作品可以将已经发生的种种情景记录下来,像一串串凝聚着宝贵记忆的珍珠一样,供人们回味。
本单元选编的三篇散文都是描写地域风光的作品,把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象集于篇中,把珍贵的历史和现实情景展现在读者面前。学习时要体会这些回忆中蕴涵的作者的情愫,体会作品中特定的生活细节和特定的场景,尝试回忆性叙事散文的写作。
课标定位
知识和能力 掌握课文中重要的词语,识记有关文学常识,把握作者的创作特色。
过程和方法 理出文章的叙事线索,依据事件的发展,把握人物性格,归纳概括文章的中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细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学习建议
1.抓结构线索,把握选材。散文具有“形散而神聚”的特点,“形散”主要体现在选材上,选材广泛,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一篇散文中,文章的材料总是有一条线索贯穿始终,阅读散文把握了线索,就把握了材料的组合点,也利于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2.分析语言特色。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散文的语言具有形象化、情味性的特征。语言是作家心灵的窗户,通过语言分析能把握作家的情感。
3.体会文章的情感。面对一篇散文,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要正确领会作者在文章中渗透的情感,认真体察作者热爱什么,憎恶什么;歌颂什么,批判什么;景仰什么,鄙视什么……
动人的北平
有这样一个地方,夏天有槐花,秋天里胡同口有烤白薯的香气,还有初冬时悬挂在树梢上的红红的日头,依稀可听见小贩的叫卖声、风车的嗡嗡声、茶馆的说书声……代表着中华文明,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性格,它像一个魁梧的老人,又像一株古木老树,这就是林语堂笔下的北平。学习本文,欣赏大师笔下的北平独特的“性格”和“动人”之处,体会新与旧、雅与俗相杂的表达方式,感受林语堂优雅的情怀和对北平的深厚感情。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著有《剪拂集》《生活的艺术》等
……
汉家寨 特利尔的幽灵
木讷而近乎静态的老人、小女孩,是汉家寨天荒地老存在的最佳诠释,他们告诉我们什么叫做“坚守”。共产主义的幽灵从特利尔出发,走遍了世界,所到之处鲜花盛开,阳光普照。学习此文,要欣赏、品味文中精彩的语句,明确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感受文章或庄重、严肃、冷峻,或严密、细致、深刻的语言风格,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张承志,1948年生,回族,原籍山东济南,出生于北京。当代小说家和散文家。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充满着阳刚之气和英雄主义色彩。张承志的散文还具有强烈的批判气质和人文主义精神。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心灵史》、中短篇小说集《北方的河》、散文集《荒芜英雄路》等。
梁衡,1946年生,山西霍州人,当代作家。作品有《梁衡文集》九卷。梁衡的散文很少有随意之举,大至全文的立意,小至个别的字句,一眼就可看出,作者是用心琢磨过的,大有以“工”求完美的雄心。
1.注字音
加点字 读音 加点字 读音
褶皱 溯流
怔怔 咫尺
蜃气 揣 揣测
俯瞰 揣手
鳞次栉比 挣揣
深邃
2.写汉字
词语 易错字 词语 易错字
níng恶 熙熙
rǎng rǎng
níng檬
泥nìng zhǎn新
土rǎng qiàn壕
xiāng嵌 kē kē碰碰
喧rǎng kè然
3.解词义
六合:指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即整个天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