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题,约7800字。
翁源龙仙中学高二第二学期(2004-2005)期末质量评估(语文卷)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讪(shàn)笑 契诃(hē)夫 安然无恙(yànɡ)
B.晌(shǎnɡ)午 华(huà)老栓 簇(cù)然
C.请柬(jiàn) 金箍(ɡū)棒 苌(chánɡ)弘化碧
D.连累(lěi) 甘霖(lín) 面面相觑(qù)
解析:此题考查语音识记能力。C项中“柬”音为“jiǎn”。
答案:C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必竟 暴躁 慰藉 反应情况
B.谛造 阴凉 夙愿 独出新裁
C.印证 园满 磨练 直接了当
D.谰言 泥淖 燥热 殚精竭虑
解析:A项中“必竟”中“必”应写作“毕”,B项中“独出新裁”之“新”应写作“心”,C项中“园满”之“园”应为“圆”。此题考查学生的字形识记能力,能力层级属A级。
答案:D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她______是逃出来的,不多久,这推想就被证实了。
②又沉到水底去了,到很远的地方才______出来。
③驼背五少爷话还未完,突然______进了一个满脸横肉的人。
④住宅的寒伧,墙壁的______,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恼。
A.诚然 冒 闯 黑暗
B.果然 露 走 黯淡
C.果然 冒 踱 黑暗
D.诚然 露 闯 黯淡
解析:此题扣紧课本考查学生词语运用能力。联系上下文,“诚然”较“果然”除词义相近外,语气更重;“露”“冒”二词区分较明显;“闯”较“走”更能表现康大叔的蛮横个性;形容色彩,一般是“黯淡”更好。
答案:D
4.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促织》选自《聊斋志异》,它借成名一家的不幸遭遇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本质,鞭挞官僚体制。全文情节曲折离奇。鲁迅评价《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是“用传奇法,而以志怪”。
B.《茶馆》中的王利发在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时期积极迎合潮流实行改良,却仍然难以维持下去,透过他及他的茶馆中的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活动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十分深重。
C.《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写林黛玉进贾府第一天的行踪,通过她的目睹、耳闻和内心感受,介绍了贾府一批重要人物,初步展现了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的概貌,拉开了《红楼梦》故事发展的帷幕。
D.《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选自明末作家冯梦龙的《警世通言》,写的是京师名妓杜十娘的爱情悲剧。《警世通言》与《喻世名言》《醒世恒言》合称为“三言”,“三言”是宋元明“话本”和“拟话本”的总集。
解析:了解一定的文学常识很有必要。为了生意的发展,王利发不得已实行一些“改良”,态度不能说是“积极”的。
答案:B
5.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别里科夫把他的思想也极力藏在一个套子里。只有政府的告示和报纸上的文章,其中规定着禁止什么,他才觉得一清二楚。
B.玛蒂尔德因为没钱,不能讲究打扮,因此她觉得很不幸。
C.由于她一下子显出了英雄气概,使路瓦栽夫妇终于偿还了一笔可怕的债务。
D.陈奂生现在的日子好起来了,他是过惯苦日子的,他相信会越来越好,他还不会不满意么?
解析:B项,“因为……所以”为固定搭配,故“因此”应改为“所以”;C项滥加介词使句子成分残缺,缺主语;D项注意句末的反问,应删掉第一个“不”字。
答案:A
6.将下面的四句话填在下面的横线上,顺序恰当的一组是( )
①就像勇猛的战士一样 ②不顾一天行军的疲劳 ③马上扔下背包 ④听到大雨即将来临的广播
某大学的师生野营训练来到了这个小村里, 和村民们一道投入到抢险战斗。
A.②④①③ B.①④②③
C.④②③① D.④③①②
解析:④“听到大雨即将来临的广播”,是一系列动作的起因,应安排在前面,可以排除A、B两项。本段重心是“师生们和村民们一道投入到抢险战斗中”,“像勇猛的战士一样”如作“马上扔下背包”中“扔”的状语,没有任何意义,应放在最后,作中心句“和村民们一道投入到抢险战斗”中“投入”的状语。“不顾一天行军的疲劳”是指作出“投入战斗”的决定之前,应放在③①前。
答案:C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十八年①,鸿胪寺卿黄爵滋请禁鸦片烟。则徐言:“此祸不除,十年之后,不惟无可筹之饷,且无可用之兵。”宣宗深韪之,授钦差大臣,赴广东查办。十九年春,至。总督邓廷桢已严申禁令,捕拿烟犯;洋商查顿先避回国。则徐知水师提督关天培忠勇可用,令整兵严备。檄谕英国领事义律查缴烟土二万余箱,亲莅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