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说课稿1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1/26 9:35:1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4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640个字。


  1
  《海燕》说课稿
  各位专家、评委:
  我是来自宜宾市八中的李彪,我说课的题目是《海燕》。下面我就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设计反思五个方面予以说明。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
  《海燕》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中的第九课,是一首散文诗,作者以象征和对比的手法塑造了海燕的艺术形象,被誉为“战斗的革命诗歌”。在今天,它也激励着人们不怕困难,与困难作斗争。同时,《海燕》作为一首散文诗,蕴涵丰富,语言精美,对学生开阔视野,提高朗读、品味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是很有裨益的。2、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因此我将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知识目标:学习本文象征、对比和烘托等典型的手法的运用。
  (学生每学一篇文章应该有知识上的收获,作为阅读和写作上的借鉴。)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散文诗的优美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散文诗的能力。
  情感目标:领会“海燕”精神的内涵,把握其现实意义。3.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散文诗优美的意境,理解“海燕”的艺术形象。
  高尔基把所有的笔力都集中在塑造海燕形象上,把握“海燕”的艺术形象,是教学应解决的根本问题。
  难点:理清本文的象征意义并结合实际把握“海燕”精神的现实意义。
  本文写于特定的历史年代,与学生生活相距甚远,学生理解象征的意义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将其确定为教学难点。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