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诸己》教学实录
- 资源简介:
约3320字。
《求诸己》教学实录
教学重点和难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研读文本。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孔子积极提倡的道德修养的关键是求诸己,并能结合实际提出自己的独特看法。
2、明确求诸己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追求自我提升的过程,了解儒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3、理解并积累与文章相关的名句及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及一些特殊句式。
过程与方法
课前要学生基本能背诵,在诵读的基础上全班一起研读、理解、交流文本内容,并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修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希望同学们能够不断提高自我修养意识,特别是在人生价值观和如何对待错误这两个方面形成正确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五千年辉煌灿烂的中华史上,曾经诞生了无数光耀千古的历史名人和文化典型.在这如繁星漫天,数不胜数的名人名篇中,有这样一个人和这样一本书,总是如浩月当空,长明不熄,照耀着一代又一代人,引领着一代又一代人.同学们,他就是?孔子.这本书就是?论语.时至今日,孔子的地位在国内已牢不可撼,在国际上也日渐显著.美国学者杜兰特在其著作<<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一书中,把孔子列在首位.幻灯片
1988年1月,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发表宣言:人类要在案板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看250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论语选读第七篇,去感悟思想大家,精神大师的真知灼见.
板书[求诸己].问:诸是什么意思?
生齐答:兼词,之于的合义.
师问:题目意思是从自身的角度追求它,它指代什么?
请同学们大声诵读选文前三则,读完后再来回答.学生大声朗读。
师问:“之”指代什么?提示:这三段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哪个字?
生齐答:修。
是啊,君子从自身角度出发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从而能够不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并超越自我。
师问:修养自己可以达到三个境界,哪三个境界?
(板书)[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这里有一个逻辑上的递进,这是推己及人及天下,是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源头.正因为修养如此重要,因此孔子多次提到他的担心,比如第三则中说的,”德之不修,是吾忧也.”,第一则里写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师问:“所以”是什么意思?
生答:用来......的凭借.也就是修养.
重视修养,不断提高修养,最终可以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境界,
师问:这种境界容易达到吗?
生答: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