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碑》课堂实录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鄂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11/26 0:18:4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440个字。

  《读碑》课堂实录
  《读碑》是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的第十二课,刘成章所著的这篇文章让读者在极度的震撼中升腾起一股悲壮感和使命感。今天的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应用怎样的眼光去仰望这座历史的丰碑?用怎样的心情去解读这座不朽的丰碑?这篇课文为我们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课件显示人民英雄纪念碑图片)
  (一幅幅纪念碑的图片,配上激昂雄壮的背景音乐,将学生的情绪充分调动起来。)
  师:刚才我们看到的一组图片是……
  生:人民英雄纪念碑。
  师:对。人民英雄纪念碑像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巍然屹立在天安门广场。有一位作家在二十多年来多次品读人民英雄纪念碑,只要去北京,即少不了去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可一次南泥湾之行后,却发觉自己对纪念碑没有完全读懂!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带着这个疑惑走进十二课《读碑》,一起去体会作者的读碑历程吧。
  (课件显示:整体感知,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师启发学生弄清楚作者读了哪两座碑及这两座碑之间的联系。
  生:以前多次读人民英雄纪念碑,读得很肤浅,后来读了九龙泉烈士纪念碑,在它的启发下,作者最终读懂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师:答得好,那么我们把文章梳理一下。
  (课件显示:质疑探究)
  I、在未去南泥湾之前,人民英雄纪念碑在作者心里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文章第二段,它庄严、雄伟、壮观,像一个有着汉白玉肌肤的巨人,站立在天安门广场。
  师:答得好。
  2、九龙泉烈士纪念碑有什么独特之处?它为什么会使作者的认识发生变化?(小组交流,探讨)很自然地,学生把目光集中到了6-11自然段。
  生:九龙泉烈士纪念碑的碑身已经有些残破,它的正面,像一个储得满满当当的铅字架……森林一样的烈士的名字。
  师:这是九龙泉烈士纪念碑的特点,残破,整个纪念碑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烈士的名字,整个碑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