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2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3/20 10:59:0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2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850个字。

  第十九课鱼我所欲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能力目标
  1.强化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2.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德育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个大写的人。
  教学重点
  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这是文言文教学最实用的教法,可采取多种形式的读,如墨读、齐读、跳读、精读、美读等。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熏陶。
  2.质疑法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自己不懂的地方提问,或对文章观点提出自己的见
  解,或就沦证过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大胆质疑。鼓励学生自主质疑,有利于发展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鉴赏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自由质疑,互动探究,理解文意;美读课文,体会语言特色,初步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人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在关键时刻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呢?相信孟子会给我们提供帮助的。
  设计(二)
  生与死、利与义的问题历来为世人关注,那么几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呢?
  请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
  设计(三)
  多媒体显示: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这几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价值取向?(学生回答:生为尊严,生为自由,生为名声,生为正义。)今天,我们学习《鱼我所欲也》,看看本文表现了孟子什么样的道德主张。
  二、资料助读
  1.“性善论”的要点:
  (1)“善”是人的本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2)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