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河南省中招语文试题分析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素材 / 中考专题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12/5 15:15:0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080个字。

  2012年河南省中招语文试题分析
  2012年河南省中招语文试题延续了2010年和2011年试题的基本模式,共四大题23小题,满分120分,考试内容分四大板块,即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和作文。试题紧扣新课标,重点突出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题量适中,难易适中,试题的覆盖面较广,无偏题、怪题。
  第一板块是“积累与运用”,共7个小题,满分28分。
  第1小题为选择题,考查字音,与2010年和2011年相同,完全延续了2011年的格式,即选择“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而且每组都是三对多音字或形近字,与2010年的选择“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相比,难度增加了。但是,无论是哪一类字,都是使用频率和出错率较高的词语,且大多数都源自教材,没有生僻字词。
  第2小题辨析字形,要求选择“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与2010年2011选择“有错别字”一项相比,虽然难度有所增加,但是考查的内容均为常见的形近字和同音字。如10年的“寒暄”的“暄”不是“喧”;11年的“明信片”的“明”不是“名”,“变本加厉”的“厉”不是“利”;12年的“汗流浃背”的“浃”不是“夹”,“以逸待劳”的“待”不是“代”,“出谋划策”的“划”不是“画”。完成类试题的关键就是要正确理解词语的含义,如“寒暄”的意思是见面时谈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暄,温暖的意思。只有掌握了词语的正确含义,就能从容应对此类试题。
  第3小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延续了2011年的考查内容。考查的词语既有近义实词,如11年的“见证”和“印证”,“铸就”和“造就”,12年的“休戚相关”和“息息相关”,“传承”和“传递”;还有关联词语,11年是“只有……才”和“只要……就”,12年是“因为……所以”和“即使……也”。这类试题是将词语放在一定的语境中,突出考查学生辨析和使用词语的能力和语感,因此,准确把握词语含义,正确区别近义词的不同,并能紧紧结合语境去选择,是完成此类试题的关键。
  第4小题是古诗文默写,从题型上和分值上都延续了2010年和2011年的模式。考查的是诸葛亮《出师表》(九上)、龚自珍《己亥杂诗》(八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八下)、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八下)和陆游《游山西村》(九下)等。2010年考查了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七上)、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八下)、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八下)、杜甫的《春望》(八上)、李煜的《相见欢》(八下)。2011(第5小题)年考查了《论语》(七上)、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下)、白居易《观刈麦》(九上)、李贺《雁门太守行》(九下)和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九上)。上述内容均出自教材,只要学生平时加强背诵并能很好的理解诗词的基本含义,这些题都不应该失分,如果失分,主要原因是记忆不清或写错别字。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