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列传》学案3
- 资源简介:
约15790字。
班级: 组别: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刺客列传(一)
【学习目标】
1、 学习并积累文言实词:去、爱、目、曩;积累常用文言虚词:而、之;翻译重点文句。
2、 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学习重难点】
1、翻译时能依据句式特点并能落实句中重要文言实词和虚词。
2、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表现人物的形象的艺术。
【学习过程】
一、情境引读
《刺客列传》全文五千多字,共写了曹沬、专诸、豫让、聂政、荆轲五个人,而其中单是荆轲一个人就用了三千多字,可见荆轲是司马迁这篇作品要表现的核心人物。节选部分主要记叙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叙述了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从准备、实施、到最后失败,事件过程完整。情节围绕一个“刺”字展开,波澜起伏,惊心动魄,人物的性格也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得到了生动的表现。
二、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正音辨形。
盖( )聂 淬( )火 囊( )者 忤( ) 处( )士
惛( )然 雕鸷( ) 偻( )行 徵( ) 被八创( )
揕( )其胸 瞋( )目 拊( ) 樊於( )期 ( ) 夏无且( ) 矐( )其目
2、全文可以分为五个部分,请在横线上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1-5)记述荆轲的身世、特长、游历和结交。
第二部分(6-8)太子丹与秦王交恶而欲行刺秦王。
第三部分(9-13)
第四部分(14-17)
第五部分(18)史公论赞
三、重点研讨
请同学们阅读第一部分,完成下列任务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其先乃齐人,徙于卫 ( ) 徙魏元君之支属于野王( )
使使往之主人( ) 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 )
荆轲嘿而逃去( ) 吾曩者目摄之( )
鲁勾践与荆轲博,争道( )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 )
已而相泣 ( ) 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 ( )
2.找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并解释:
盖聂怒而目之( ) 吾囊者目摄之( )
3.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其先乃齐人 ( ) 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 ( )
荆轲和而歌于市中 ( )
4、翻译下列句子:
(1)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
(2)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
(3)荆轲嘿而逃去,遂不复会
(4)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5、问题探讨:
(1)“荆卿好读书击剑”一句有何暗示?
(2)与盖聂论剑,受怒目即离去,这个细节表现了荆卿怎样的个性?对后来的故事有怎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