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教学设计
设计者:刘世界
教学目标:
1、了解“说”这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
2、理解文章内容,熟读并背诵全文。
3、掌握本文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4、认识古代仁人不慕荣利,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1、 能顺畅地朗读,理解文章内容并背诵。
2、 通过分析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生活态度。
教学难点:
掌握本文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
引入法、讨论法,诵读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学法指导 教学心得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知道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徽吗?它是以哪种花来构成的?生答:莲花。澳门同胞为什么要以莲的形象作为自己的区徽呢?不仅因为澳门莲多、莲美,更是因为莲花象征了澳门人渴望回归祖国大家庭的纯洁、高尚的心。宋代哲学家周敦颐也特别喜爱莲花,也写了《爱莲说》。为什么周敦颐独爱莲花?他是怎样描写莲花,抒发自己的心志的呢?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爱莲说》。
二、检查预习情况:
1、 了解本文的体裁和作者。
(1)、 同学读"说"的介绍。
本文的体裁是"说","说"就是古代—种以议论为主的文体,既可以说明议论,也可用来抒发感情。本文就是一篇借物咏志讽世的散文。那么我们课文这个标题"爱莲说"就可以怎么解释呢?
明确:说说爱好莲花的道理。作者究竟为什么爱莲呢?作者想通过"爱莲"表达自己怎样的情怀呢?这都是我们等一会将要讨论的问题。
(2)、教师补充:周敦颐非常博学,而且人品很高,胸怀磊落,为官清正,深得民心,为百姓所爱戴。《爱莲说》是他在公元1068年担任南康郡守时写下的。他曾带领属下在官署的一侧挖池种莲,后人称为"爱莲池"。每当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微风吹过时,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面。周敦颐凭栏放目,触景生情,深感官场的黑暗,深爱莲花的高洁,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
2、诵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然后学生轻声读,注意读准字音。
颐(yi) 淤(yu) 濯(zhuo) 亵(xie)清涟(lian) 不蔓(man)不枝 噫(yi)鲜(xian)有闻
(2)、齐读课文,这一遍的要求是:读正确字音,读通课文,声音响亮,精神饱满。
三、正课:(围绕下列问题逐一展开讨论,涉及到的较难的文言词句顺便作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