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教学实录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3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10/10 21:12:2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350字。

  《鱼我所欲也》教学实录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熟悉了课文,我们试着来把它背一下,不能背的同学也可以看书。
  (学生试背课文)
  师:有些同学基本上能背下来了,下面大家再把课文自由、放声地朗读一遍,读完后请看大屏幕。
  出示幻灯片1:我考考你,你知道吗?
  1.孟子在文中提出了怎样的中心论点?是采用的什么方式提出来的?
  2.孟子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3.“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什么意思?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是什么意思?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和“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
  6.作者使用比喻、排比、对比等方法进行论证有什么益处?
  7.如果你还有些问题不清楚,不用着急,请把它记下来。(学生小组讨论)
  用幻灯片的方式把学生要理解的问题展示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而且教者用了“我考考你,你知道吗”的提问方式,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特别是问题“7”,用了一个“不用着急”来缓解学生紧张的心。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就显而易见了。 □专家点评
  生1:我们小组回答第3小题:这句话的意思是:“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
  师:大家有没有异议。
  生2:没有。
  生3:我们小组回答第1题:孟子在文中的主张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4: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
  生4:好懂些。
  (学生笑)
  一个“好懂些”将学生理解“先设喻而后提出论点”的写法的优势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教师引的结果。 □专家点评
  师:为什么要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呢?
  师:说得好。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