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素材到写作内容》教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4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4/21 23:15:2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0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5120字。

  《从素材到写作内容》教案
  一、故 事 导 引
  两个锦囊成名的李贺
  清晨,一个破落小院的柴门咯吱一声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个小厮,只见他背着一个破旧的锦囊,牵着一头又老又瘦的毛驴,毛驴上坐着一个同样瘦瘦弱弱的少年书生。这一主一仆,就这样悠闲地踱向了村外的世界。
  一路上,流连于青山秀水,徜徉在繁华街市,穿行过闾巷人家,那少年书生时而悲愁,时而欢愉,时而激昂,还不时地从小厮处取过纸笔,嚓嚓写下几行诗句或片言只语,然后把纸条往锦囊一扔,就又继续前行了。
  等到日暮西山,他们才催赶着毛驴,蹬蹬地转回那个破落的小院。这时,一位端庄的妇人迎上来,取过小厮背上的锦囊,看见里面满满的一大堆纸条,她不赞叹反而心疼地说:  “孩儿,你真要写到呕心沥血才罢休吗?”
  少年只是笑笑,没有言语,他开始坐下来吃饭。刚放下饭碗,他又跑进书斋,叫小厮拿出锦囊,研好磨,然后就对着那些纸条沉吟琢磨,把白天的奇思妙想、断语残句写成完整的诗篇。
  写完后,他把诗篇整理好,投进另外一个锦囊里。就这样,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少年一直坚持着四处游历,采诗写诗,从不间断。他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淳朴的风土民情,以及自己的雄心壮志都投注到了笔端,化成了脍炙人口的诗句。
  从一个锦囊到另一个锦囊,他的诗越写越妙,越积越多,美名渐渐传开,越传越广,当时的文章巨公韩愈闻听了他的大名,亲自登门来拜访他,这个少年,就是唐朝杰出的诗人——李贺。
  李贺的锦囊也是我们大家的锦囊,他苦吟疾写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扩展自己的视野,不断地从实际生活中汲取养料,才能葆有源源不断的创造力。所以我们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
  二、知 识 梳 理
  1.什么是素材?
  一般认为,素材就是文学、艺术的原始材料,就是未经总结和提炼的实际生活现象。“素材”一旦进入文章之后就成为“题材”,构成文学和艺术作品的材料。从作者得到素材的不同途径来看,素材又可分为直接的事象材料(如生活中的现象)和间接的符号材料(如图文材料)。广义的素材可以泛指大千世界的一切事象,真可称得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选取素材时应注意哪几个标准?
  (1)主题标准
  必须根据主题的需要来决定材料的取舍、主次和详略。能够表现、突出主题的录用,与主题无关的,无论多新鲜都要舍弃。
  (2)真实标准
  真实的材料就是符合客观实际情况,反映客观生活的本质和主流的材料。真实有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符合生活逻辑或客观规律的经过艺术加工后,虚构的材料也能反映生活的本质,也属真实的材料。写作反对脱离实际,扭曲生活,胡编乱造。
  (3)典型标准
  典型材料是某一类材料中最具代表性的,能够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它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典型材料能以少胜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4)新颖标准
  新颖的材料就是新鲜、生动有趣,鲜为人知或具有时代精神风貌以及有作者独特认识与感受的材料。
  3.把素材转化为题材时应注意什么?
  在素材转化为写作内容时应注意:
  (1)要抓住素材给你感觉最强烈的那部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