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本纪》教案5
- 资源简介:
约6780字。
《夏本纪》精讲
江苏 秦葆
【写作背景】
夏本是一个古老的部落,相传是由包括夏在内的十多个部落联合发展而来的,与古代其它部落交错分布于中国境内。到唐尧、虞舜时期,夏族的首领禹因治水有功,取得了帝位,并传给其子启,从而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王朝约存在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夏本纪》是一部夏王朝的兴衰史。
《夏本纪》根据《尚书》及有关历史传说,系统地叙述了由夏禹到夏桀约400年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由原始部落联盟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概貌,尤其突出地描写了夏禹这样一个功绩卓著的远古部落首领和帝王的形象。
【名师杏坛】
功绩卓著的远古部落和帝王
本文选取《史记•夏本纪》有关夏禹事迹的部分章节,即大禹治水定九州岛岛部分,约占全篇的五分之三。夏禹是兴起,是由于他有抱负而且聪明,治理洪水拯民于灾难,勤勤恳恳地做人民公仆,人们拥护他,使得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众河朝宗于大海、万方朝宗于天子的统一、安定和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禹十三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伟大奉献精神,早已千古传颂。这种奉献精神作为我们祖先一种美德的代表,将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
文章对大禹治水的具体工作情形作了删减,以求选文的精练扼要。文章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开篇概述传主的家世,禹的远祖直溯黄帝,可谓出身高贵,家世显赫。
第二部分(2——7段):概述大禹治水这一彪炳史册的辉煌历史事实。鲧治水失败被流放,禹临危受命治水。尧时代天下洪水泛滥为禹横空出世铺设了乱世背景,禹子承父业治水更添悲壮色彩。而四岳公的推禹治水是侧面表现禹的崇高威望。司马迁在运用一段文字对禹的性格品质作出评价后,运用了一连串精确简练的动词来表现大禹治水的复杂艰辛,凸显大禹身先士卒、公而忘私的献身精神。最后写禹平定水土,统一九州岛,舜赐信物于禹宣告治水成功。
第三部分(第8段):禹即天子位,建立夏后,中国历史将进入家天下的阶级社会。
司马迁以极其虔诚的心情,向人们叙述了夏禹的业绩,突出描写了夏禹这样一个功绩卓著的远古部落和帝王形象。
【课文链接】
高贵的品质和伟大的精神
司马迁在《史记》中多次赞赏大禹:“ 维禹之功,九州攸同,光唐虞际,德流苗裔”;“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