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侯列传》教案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1/4 21:47:3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200字。

  探究淮阴侯“谋反”——《淮阴侯列传》(节选)教案整理稿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实词的意义,加深理解文章细节描写的作用,体会《史记》“善叙事理,其文流荡”的特点;
  2、探究司马迁写淮阴侯“谋反”的用意,体会司马迁对淮阴侯的同情与感慨;
  3、通过探究淮阴侯“谋反”的叙写,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健全心理和健康人格的形成。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探究本文对淮阴侯“谋反”描写的用意,引导学生对淮阴侯其人作简单的评价和分析。
  难点突破:点拨、引导学生运用内证法、旁证法和外证法探究分析理解文本叙写的言外之意。
  教学进程
  一、由 “成亦萧何败亦萧何”引入萧何在韩信命运中所起的作用
  1、请学生联系文本内容理解“成亦萧何败亦萧何”的意思。
  生1: 释“成亦萧何”的内容,借用“阅读与探讨”2,复述“萧何追韩信”与“登坛拜将”的情节,并简要评价韩信军事家的才略。
  生2: 转述“乃与萧相国谋”一段情节,指出在韩信被斩中萧何的做法。
  生3: 初步说出韩信被杀的主要原因:功高于世,却又不够谦让(以“韩信将兵,多多益善”等为例证)。
  二、指导学生研读9至11段,标出关于“谋反”的情节交代和细节描写
  三、解释句中加点的实词(多媒体呈现),体会司马迁描写的特点
  课堂练习: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揣摩言词背后的意味。
  1.淮阴侯挈其手,辟左右与之步于庭(拉着/避开)
  2.三至,必怒而自将(亲自率兵前来围剿)
  3.汉十年,陈豨果反(果然反叛)
  4.(信)阴使人之豨所,曰:“弟举兵,吾从此助公”(暗中/只管举兵)
  5.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宫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和家臣谋划/假传诏书/打算发动)
  6.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上书告密/准备谋反的情况)
  7.相国绐信曰:“虽疾,强入贺。”(欺骗/强打精神)
  8.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宫室。(捆绑)
  9.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计,乃为儿女子所作,岂非天哉?”(混蛋女子)
  10.高祖已从豨军来,至,见信死,且喜且怜之,……(又高兴又怜悯)
  (在以上讨论中点出叙写与真相可能有出入)
  四、学习末段,讨论太史公对韩信“谋反”的态度
  1、 生诵读,师生互动解释全段(略)。
  2、讨论:“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借助眉批,说说司马迁是否认为韩信真的谋反了,并说明理由。
  讨论情况:
  A、并非认为韩信真的谋反了,该句意为:天下已经安定,再去谋反,那是太笨了。韩信不会愚蠢到这个地步,从先前的记叙可看出来。
  B、应该是说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