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探究课《爱莲说》课堂实录
- 资源简介:
约5930字。
多元智能理论探究课《爱莲说》教案实录
白山市外国语学校 卜存涛
一、设计意图:
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正视学生差异,对学生的个别强项智能进行特殊培养,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预习为原则. 我将班级的学生按照个人优势智能进行分组,共分为四组,针对本篇古文,进行了充分的研究性预习。对莲花的生物特性,本篇文章的知识点掌握,文章形成的人文背景,对文章的深度理解后的多元再现都提前进行了分工。并成立了博客,通过上传,进行了资源共享。使教学不至于因为发展强势智能而忽视个体,有对逻辑数理智能和人际智能进行了充分的开发。
文章的开篇在重视了语文知识点的同时,又进行了充分的学科整合,将历史,微机,哲学,生物,美术等各个学科有机的融合为一体,兼顾了视觉空间智能,自然观察智能,人际智能,数理逻辑智能。
考虑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特征,我希望本课学生能在音乐智能的培养中提高对本文的认识,同时朗读的加深又有助于更好的完成语文教学。
希望本课课本剧的演出是一个亮点。学生在开发肢体运动智能的前提下,形象的再现了文中的三种人,方便学生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感情倾向,同时又能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健康向上的人生观态度,对自我认识智能也是一个全面的开发。
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注重学生多元智能的培 养,正视差异,对学生的个别强项智能在多元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特殊培养。
2、过程与方法:
(1)注重学科整合,根据学生的智能倾向以及个人选择。进行分组研究性预习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2)寓教于乐,在多元智能的展示中加强对课文及扩展延伸的内容的理解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悟作者清高刚直的品格和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三、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于寓教于乐中理清文章主旨,把握作者的人生观态度。
难点:结合重点语句,品味莲的品格。
四、 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1、所有学生熟读《爱莲说》,达到成诵程度。
2、针对学生的智能倾向及个人选择,进行分组探究:
(1)我带同学游莲池(由生物爱好小组介绍莲花的生物性)
(2)我要大师做朋友(由人文历史爱好小组介绍作者及背景)
(3)名篇我也能伴奏(艺术特长小组展示其运用音乐来表达文章的理解)
(4)名人由我来演绎(演艺特长小组排演课本剧,表现对三种人的理解)
3、尝试翻译文字,关注重点字词,疏通文意,提出不理解语句。
4、整体感知文章,体会文章情感。
教学过程:
(一)1、导言。由托物言志导入,联想其他托物言志的事物,初步掌握托物言志。
师:古人讲,文以载道。其实,载道的何止是文啊,世间万物,都可以由于自身特点而具备特殊的含义。那么,你们都能举出哪些事物,由于自身具备了什么特点而有了什么样的含义了么?
生:蜡烛,由于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因此被人们比作乐于奉献的人。
生:牡丹,由于色彩艳丽,所以多被人比作雍容华贵。
生:小草,由于容易被人所忽视,但价值巨大,因此被人比作默默奉献的人。
生:……
师:同学们观察都很细致,是的,生活中所有的事物都具备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