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760字。
•选修文本(《史记》选读)学案•
河渠书
司马迁
江苏省宿迁中学蔡宏振
【学习目标】
1、了解“书”的体例,能知道如何来阅读“书”类文章。
2、通过阅读,能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现象。
3、了解《河渠书》对后世的地理、水利乃至中华文明的影响。
【文本引读】
“书”是《史记》中很有特色的体例,是记载历代朝章国典,以明古今制度沿革的专章,不是熟悉掌故的史家,是无法撰写成书的。班固《汉书》改称“志”,成为通例。“书”的修撰,为研究各种专门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史记》中共有书8篇。
《史记》中的“八书”是司马迁创设的八篇分门别类的文化制度史。其中《河渠书》简要叙述了从上古至秦汉的水利发展情况,表明了司马迁对治水重要性的明确认识和深切关注。《河渠书》是中国第一部水利通史,记述从禹治水开始,延续到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黄河瓠子堵口,及其以后各地区倡兴水利,开渠引灌等史实,共13段,25事。其中防洪6事、航运3事、灌溉11事、航运兼灌溉5事,所叙河流有黄河、长江、淮河、济水、淄水、漳水等。它是系统介绍古代中国水利及其对国计民生影响的权威性记录。司马迁在此书篇末,历叙他阅历过的江淮河济等众多水系和地区,从而归结为一个概念:“甚哉,水之为利害也!”深刻地反映他对水的可为利又可为害的两面性认识和对水利问题的重视与关切。《河渠书》是以后历代史书撰述河渠水利专篇的典范。
【预习导练】
1、下列加点词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蹈毳(cuì)疏浚(jùn)填阏(yù)
B、河壖(ruán)茭牧(jiāo)潺湲(yáun)
C、瓠子(hù)官邸(dǐ)艾安(ài)
D、功施于三代(yì)酾酒(shī)碓(duì)
2、对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行载车,水行载舟:载:装载
B、随山浚川,任土作贡任,任随、随
C、同为逆河,入于勃海逆,相向迎受,九河同受一大河之水,将其导入海
D、诸夏艾安,功施于三代。艾(yì),治理。施,延续,延伸
3、对下面各句中的通假字指认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然河菑衍溢“菑”通“灾”
B、故道河自积石历龙门“道”通“导”
C、乃厮二渠以引其河“厮”通“澌”
D、而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罢”通“疲”
4、试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禹以为河所从来者高,水湍悍,难以行平地,数为败,乃厮二渠以引其河。
(2)、而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毋令东伐,及使水工郑国间说秦,令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欲以溉田。
5、自主探究:请结合课文内容和学过的历史知识,探究水利与治理国家的关系。
【学习检测】
一、课堂演练
1、选择加点字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A、下载(zài )敷衍(yǎn )砥柱(dǐ )
B、溃堤(kuì )漕运(cáo )动辄(zhé )
C、阻塞(sè )徵音(zhēng )啮桑(niè )
D、晧旰(hàn)瞻望(zhōn)殚精竭虑(dān)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乃厮二渠以引其河
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
于楚,西方则通渠汉水、云梦之野
便于砥柱之漕
A、两个“以”字相同,两个“于”字也相同
B、两个“以”字不相同,两个“于”字也不相同
C、两个“以”字相同,两个“于”字不同
D、两个“以”字不同,两个“于”字相同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西门豹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河内富,使……富裕
B、东南注钜野,通于淮、泗。东南,向东南
C、至河三百余里,径,易漕。漕:意动,以……作为漕运
D、此损漕省卒,而益肥关中之地肥:使动,使……肥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