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这土地》教案1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29 12:47:3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大约3370个字。
我爱这土地
上海市沙田学校    归文菁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与节奏美,通过品读欣赏诗歌的意境美,通过研读体味诗歌的深刻主旨。
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3.体悟诗人抒发的恋土深情,陶冶情操,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说明:
教师在教学前应对本诗的写作背景及艾青的诗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我爱这土地》作于1938年11月17日,其时正值国难当头。艾青怀着对家乡、民族的爱,坚定地汇入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中,他选择了一个关键的意象——土地,来为时代呐喊。“土地”的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因此这是首蕴含着深沉而真挚的爱国之情的好诗,是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和培养爱国情操的极好教材。同时,作为一首自由体的新诗,与旧体诗不同在于字数、停顿、押韵没有严格的限制,随感情的表达而形式自由灵活。学习本诗,要重在体验节奏美、意象美、情感美,无论是知识的积累、还是情感熏陶,都要在学生积极生动的朗读中实现。吟诵以感其情,吟诵以会其意,吟诵以领其韵。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用浓烈的爱国情感冲击学生灵魂的同时,也交给他们走进当代诗歌艺术品味之门的钥匙。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把握诗歌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理解诗歌的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爱国情感。
2.难点:在品读与赏析中,把握诗歌的主题,在朗读中能体现诗歌涌动的激情。
说明:
教读本诗应充分注重朗读训练,规范学生诵读过程中的语气、语调和停顿,在诵读中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拟采用整体感知、品味诗句的方法,以朗读为主线,引导学生认识诗歌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达到提高朗读技巧和诗歌欣赏水平的目的,并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陶冶性情。
教学过程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