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将军列传》教案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1/27 10:25:0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480字。  
<李将军列传>教案
溧阳市竹箦中学  洪超
教学目标: 
1、    通过文本的研读,认识《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述史优秀传统; 
2、    通过文本的研读,感悟《史记》不仅写出了历史的真实,也富有文学的诗意; 
3、    通过文本的研读,探讨通过典型事例、生动细节和个性化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文      学艺术特色。 
4、    通过文本的研读,深入探讨李广悲剧的根源。 
教学重点: 
通过文本的研读,探讨通过典型事例、生动细节和个性化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文学艺术特色。 
教学设想: 
1、    师生共同揣摩文本,弄清文章的基本内容、结构特点人物形象和艺术特点; 
2、    总结积累文本中出现的文言知识点。特别是p54页“词类活用(二)”要认真完成。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师生共同诵读,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二:进一步研读探讨生活在文景帝时的李广有什么人生遭际?他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1.从他的战役看其人物形象?
 [1节]文帝时: 中郎将、武骑常侍(八百石)  
[2节]景帝时:   上郡太守(两千石)
上郡遭遇战   --- 临危不乱、镇定自若、有勇有谋
[3-6节]武帝时:  骁骑将军、卫尉将军、右北平太守(两千石)
雁门出击战  - 临危不乱、镇定自若、有勇有谋
右北平守卫战  治军简易,体恤士兵,不爱钱财,为人简易,心胸狭窄,公报私仇
猎中射石    射技高超, 
“斩霸陵尉”  心胸狭窄,公报私仇
[7-10节]武帝时:前将军(两千石)
从卫青击匈奴战 生不逢时, 摧残人才
2.李广官职变动情况看其人生遭际?
[1节]文帝时:   中郎将、武骑常侍(八百石) 
[2节]景帝时:   上郡太守(两千石) 
[3-7节]武帝时: 骁骑将军、卫尉将军、右北平太守(两千石) 
[8-10节]武帝时:前将军(两千石)
人生遭际: 
写李广晚年为前将军,跟随卫青攻打匈奴,最后被倾轧逼迫而死。 
(元狩四年,卫青、霍去病出兵攻打匈奴,李广多次请求参战,汉武帝先是“以为老,弗许”,“良久乃许之”,说明出战就不顺。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他本为前将军,卫青却要他出东道,又是不顺。而东道回远,失道被责,更是不顺。接二连三的不顺,卫青又逼其对簿,李广乃自刎。) 
3. 
最后一节,司马迁的是如何评价李广的? 
提示:用叙述和比喻评赞李广,表达了对李广的无限景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用孔子的话赞扬李广为人能以身作则,强调正人先正己的重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用古代广为流传的谚语高度评价李广的品格,赞美他诚实朴直,事事以身先行,因而赢得了士兵和百姓的崇敬,“至今犹忆李将军”。 \
4. 造成李广悲剧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客观原因
1、汉王朝    用人唯私、排挤迫害有才能的人的用人政策,是李广悲剧形成的直接、客观的原因。根本原因
汉武帝嫌他命运不好,不敢重用,贵戚也借机对他进行排挤。这是人为的悲剧,暴露出当时社会对人才的摧残,也寄寓了作者深深的同情。所以,明代茅坤说:“李将军于汉,为最名将,而卒无功,故太史公极意摹写淋漓,悲咽可涕。
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广自请曰:“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徒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