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教案1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1/23 8:17:2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8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810个字。
《鱼我所欲也》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所阐述的“义”的含义,懂得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抉择,把握人生,慎重选择。
2、学习经典论说文在论证结构和方法的独到之处。(对比与层层深入)
3、感受孟子文章语言自然流畅,节奏鲜明的特点,并完成背诵。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本文是一篇论述道德标准和政治节操的说理散文。作者以严肃的态度,庄重的言语,阐述生死与“义”的关系,指出“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一个正直的人,有道德修养的人,应当为义而生,为义而死,在必要时要“舍生取义”,而不能“见利忘义”。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足取的。
二、解题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孔假的门人,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强调“民贵君轻”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宋朝朱熹把《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成为儒家学者初学必读的书籍。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二、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课文的两个小节,读后请其他学生指出读错的字词。
3、掌握本课中的生字、词。
不为苟得也(读wéi,动词,做,干。) 
所恶(渎Wù,动词,厌恶) 
为宫室之美(读wèi,介词,为了)
4、齐读全文。
 5、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处(字、句)可以勾划出来,准备进行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划下来,准备进行交流。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