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本纪》教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3/15 7:36:4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370字。
《〈史记〉选读》《学究天人  体贯古今——〈史记〉的体例》专题教案:
夏 本 纪
淮安市楚州中学  金国春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并能翻译浅显的句子。
2、体会作者对夏禹的赞美之情,作为一个史官对历史的公正的评价。
3、体会夏禹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舍己为民的情怀和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
参考课下注释,依靠译文,疏通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
教学难点:
夏禹为民所爱戴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介绍文题背景、作品并导入新课。
1、“夏”,本是一个古老的部落,相传是由包括夏在内的十多个部落联合发展而来的,与古代其他部落交错分布于中国境内。到唐尧、虞舜时期,夏族的首领禹因治水有功,取得了帝位并传给其子启,从而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王朝约存在于公元前二十世纪至公元前十六世纪。
2、《夏本纪》是记述夏朝各代君主兴亡事迹的史篇,是《史记》的第二篇“本纪”,系统地叙述了由夏禹到夏桀约四百年的历史,向人民展示了由原始部落联盟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概貌,尤其突出地描写了夏禹这样一个功绩卓著的远古部落首领和帝王的形象。
3、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文章。本篇仅节录大禹治水定九州的部分,约占全篇的五分之三。司马迁以极其虔诚的心情,向人们叙说了夏禹的业绩:他怀着励精图治的决心,新婚四天就离家赴任,行山表木,导九州,陂九泽,通九道,度九山,考察了九州的土地物产,规定了各地的贡品赋税,指明了各地朝贡的方便途径,并在此基础上,划定了五服界域,使得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众河朝宗于大海,万方朝宗于天子的统一、安定和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在叙说夏禹的业绩的过程中,司马迁还插进了皋陶论“九德”以及舜和皋陶关于元首和股肱的歌词,这也反映了古人理想的天子及诸侯大臣的行为和道德规范。
二、范读课文,注意文中生字读音。
三、正音释词,扫除字词障碍。
鲧(gǔn)(禹的父亲)  颛(zhuān)顼(xū)(传说中的五帝之一)  殛(jí)(同“极”,流放于远方)  稽(qǐ)首(叩头跪拜)  契(xiè)(商朝始祖)  皋陶(yáo)(大法官)   亹(wěi)亹(勤勉的样子)穆穆(肃静的样子)  傅(fū)(通“敷”,分布)土(平治九州水土)  沟淢(xù)(同“洫”,田间水道)(田间沟渠)  乘檋(jú)(一种登山鞋)(穿屐底有齿的鞋)  陂(bēi)(堤防,堤岸)九泽(为九州湖泽修造了堤岸)  度(duó)(测量,勘测)九山(度量了九州山岳的高低走向)  祗(zhī)(恭敬,修敬)台(yí)(我,自称)  东渐(jiān)(流入)于海  锡(cì)(通“赐”,赠给)  为嗣(sì)(继承人)  辞辟(bì)(通“避”,躲开)
四、对照注释、译文,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五、划分课文结构,明确“本纪”体例。
第一部分(1节)概述禹的家世——出身高贵,家世显赫。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